缺乏标准陷“三无”境地 “这两年来学习得越多,我越害怕!”一家粮食银行负责人担忧地说,粮食银行处于“三无”尴尬境地:一无名分,“粮食银行”到工商部门注册不了,跟“地下组织”一样,随时有被关停的可能;二无门槛,宣传多了大家都来搞,现在连非粮食加工企业也来搞;三无监管,出现风险无人兜底。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前几年粮食市场行情看涨,各地粮食银行发展较稳健,运行成效初显。然而,去年以来,部分粮食品种市场价格下跌,加之缺乏国家标准等因素影响,各地的粮食银行在运行中暴露出多重风险。 江西省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认为,粮食银行是介于金融和实体之间的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跟商业银行一样,存入粮食农民得利息,通过物物兑换也可获利。这种基于农民与经营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新生模式,在国家尚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之时,农户把粮食存入,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使之存在一定风险。 由于未设置准入门槛,粮食银行运营主体可能会冲破道德的约束,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或破产,出现“跑路”风险,损害农民利益。江西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尹小健表示,农民将粮食存入粮食银行,存在一定风险。比如,粮食行情下行时,经营者的资金链一旦断裂或遭遇不可抗的自然灾害,无力支付利息或提供农资,到那时“跑路”就不足为奇。 “我们周围就出现过经营不善跑路的。”克山县一位合作社负责人说,有的农民把玉米放到一个粮食收购点那里,粮食收购点负责人承诺卖完粮后给钱,到时候会加一点价。但后来这个点经营不善,还欠着农民好几百万元,没办法还,粮食收购点的负责人就跑了。“这种情况给我们这个行业带来不好的影响,大家会因此不信赖这种模式了。本来多赢的东西,因为这种情况,打击了行业信心。” “冒进”风险也不容小觑。各地兴起的粮食银行以企业自发行为居多,在发展定位、管理水平、操作流程等方面参差不齐,有的在小规模储售粮时运作自如,往往产生盲目乐观的心态,提出大干快上的目标,形成经营风险。 湖南省宁乡县粮食局一位干部指出,有的粮食银行需要注意发展步伐太快,极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以一家粮食银行的规划为例,两年时间服务面积增加20多倍,这意味着收购资金要以同样幅度增加,同时加工和储备环节的机器、厂房、人工、运营成本等也要同幅度增加,风险太大。 更需要警惕的是,粮食银行涉及粮食生产、流通等众多环节,缺乏规范的规章制度,甚至个别地方加工作坊也挂着“粮食银行”的招牌,发展情况良莠不齐,容易形成风险漏洞,如果出现问题或将形成连锁负面效应。 建章立制成当务之急 “当务之急是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使粮食银行在统一制度和规则下运行。”祝跃华认为,应从国家层面总结各地经验,针对粮食银行存在的风险漏洞,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其有章可循、规范运作、健康发展。 多位受访者认为,粮食银行经营业务涉及千家万户,遭遇粮食市场低迷行情,运行暴露出的多重风险值得关注,亟待出台政策引导和规范。 “由于是新生事物,国家还未出台针对粮食银行的法律法规,政府‘有形之手’介入很有必要。”吉水县粮食局局长罗龙根认为,开办粮食银行,必须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并制定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政府部门还需加强监管,在存粮量上升后,派专人定时抽查存库出库情况,以保证农民利益。 针对粮食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湖南省农委综合调研处处长乐运成建议,应加强规范管理。可以考虑在省级层面成立粮食银行监督委员会,制定粮食银行运营的具体规章制度,并对其进行监管,或成立粮食银行协会。同时加强准入管理,从仓储能力、注册资本、具体业务等方面设立标准。 政策扶持也不可或缺。安徽省粮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粮食银行的运营主体为粮食购销企业或加工企业,营业利润率较低,运转需开发系统软件、添置服务器、改造网点门面等配套设施,一次性投入较大,从调研情况看,运转的前三年很难实现盈利,企业自己弥补亏损。因农民卖粮已没有了晒干扬净的传统,粮食水分、杂质较大,不利于收储、加工、结算、贸易,粮食银行开展业务还必须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资金缺口对其发展制约较大。粮食银行也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后托市时代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国有粮食企业通过粮食银行继续发挥主导作用。 (本文由姜刚、管建涛、郭强、周勉、欧甸丘、黄艳、郭翔采写)
|
相关阅读:
- [ 11-02]省粮食局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 [ 10-31]安徽探索“粮食银行”模式 缓解农民储粮卖粮难
- [ 10-26]省粮食局组织新入职人员接受警示教育
- [ 10-26]省粮食局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教育影片《知心法官》
- [ 10-25]粮食局:黑龙江启动执行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