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学者:南侨机工,绝不是停留在纸面的文献

2016-10-26 12:41:17 付强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资料图:南侨机工与归侨侨眷共度重阳节。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中新社北京10月26日电 题:学者:南侨机工,绝不是停留在纸面的文献

作者 付强

“研究南侨机工,既是还原历史、填补国内现有文献在某些方面的空白,也是希望让南侨机工精神为更多人所了解和认同。”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夏玉清博士,近日接受了中新社记者专访。

南侨机工是南洋华侨汽车司机及汽车修理技工回国服务团的简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爱国侨领陈嘉庚的号召下,3000余名华侨从南洋返回祖籍国参与抗日救亡,在滇缅公路冒着枪林弹雨往来运输援华物资。

今年3月,夏玉清所著《南洋华侨机工研究(1939-1946)》一书出版,在海内外侨界引发热烈讨论。谈及此书,夏玉清表示,“作为一名学者,有义务让南侨机工精神在当今社会得到更好传承、发挥更大的现实意义”。

在历时5年的创作过程中,夏玉清多次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搜集资料、寻访南侨机工后人。“南侨机工的事迹,绝不仅是停留在纸面的文献,而是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华人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增进各国华人交流的连心桥”。

2012年,夏玉清受新加坡南侨机工历史研究会邀请,赴新主持学术报告。

“几个小时里,300多名来自新、马各地的华人坐在台下,没有一人起身走动,唯恐错过任何有关父辈的信息”,夏玉清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听到动情之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泪流满面,身旁素不相识的人轻抚着他的背、柔声安慰,那场景令我记忆犹新”。

近几年,夏玉清多次参与南侨机工眷属组织的联谊活动。“从古稀老人到意气风发的青年,定居各国的南侨机工后代因追寻父辈、祖辈的足迹相识相知,促进海外华人民间交流不断扩大”,夏玉清说。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牺牲在滇缅公路的南侨机工达1000余人。幸存者部分南返,部分因各种原因滞留云南、广东等地,有的终此一生再未与家人团聚。

“一边是富有安逸的生活,一边是炮火喧嚣的战场,南侨机工却毅然选择后者,这源于中华民族血脉中割不断的联系。”夏玉清曾多次拜访云南省唯一健在的南侨机工罗开湖,每每聊起奔赴战场的经历,老人总是摆摆手“这没什么好说的啦,(作为)炎黄子孙应该的”。

步入21世纪,南侨机工逐渐凋零,海内外在世者如今已不足双掌之数。

“斯人渐远,其神益彰”,夏玉清认为,南侨机工高度的民族认同感,正是当代人、尤其是一部分海外华人所欠缺的,应当大力宣传。

据夏玉清介绍,包括新加坡、泰国在内的某些东南亚国家偏重西式教育,当地部分华人青年淡化甚至抛弃中华文化,不承认自己炎黄子孙的身份。

“让青年一代了解南侨机工的历史,感悟祖辈‘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付出,有助于唤醒他们缺失的民族认同感”,夏玉清说。

“一带一路”沿线分布着逾4000万华侨华人,东南亚地区更是占据其中七成以上。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曾多次指出,华侨华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

夏玉清认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之一是“衔接”,即促进沿线国家经济、文化等衔接,而南侨机工正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78年前,南侨机工驶上滇缅公路,为民族救亡抛洒热血;78年后,秉承南侨机工的共同历史渊源,一大批东南亚华侨华人再次响应祖(籍)国号召,踊跃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夏玉清表示,“这种超越国界的民族情感从未停止,未来还将孕育出更加丰硕的成果”。(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