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作品,影响习近平数十年……
2016-10-19 08:35:33 来源:学习进行时 责任编辑:唐丽萍 唐丽萍 |
分享到:
|
这是1988年,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下乡调研时和群众一起参加劳动。 新华社发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长年浸润也使习近平有很高的文学素养。 1990年7月15日,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作了《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认真读读这首词。观其气,开阔磅礴,意境雄浑;察其情,一字一句,感人肺腑。从格律到语言,深得诗家三昧。 文艺与从政,“有一些通行的规律” “文艺与从政虽然‘隔行如隔山’,但是也有一些通行的规律。”习近平这样说。 文艺工作,习近平强调最多的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他反复讲,文艺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创作。这样的作品,习近平最为重视,也读了许多。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重点提了柳青的《创业史》。 1982年,作家王愿坚曾对习近平讲到柳青。说柳青辞去县委副书记职务,并定居陕西长安县的皇甫村,蹲点14年,《创业史》很多素材就是从14年的农村生活中得来的。 王愿坚对习近平说,柳青可以做到中央或者省的一个文件发下来,他会知道他的房东老大娘是哭还是笑。如果你们对人民的心声能了解到这个程度,那对施政是不是很有帮助呢?习近平说,你说得太好了,我一定谨记这句话。 30多年后的2015年6月,习近平到贵州考察。来到遵义,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 以人民“是哭还是笑”作为判断政策好不好的标准,这句话习近平一刻没忘。 在河北正定工作时,习近平结识了作家贾大山,并结为挚友。贾大山最让习近平感动的地方就是他对人民的热爱。习近平说:“贾大山有的时候显得很‘天真’,如果听到一些他觉得亵渎真理的事情,他就坐不住、睡不着,就要问我为什么会这样。你给他解释清楚了,他就很高兴。” 这是1983年,在河北正定办公室里的习近平。新华社发 习近平重视为人民的文艺,不仅常读,更从人民立场出发去创作。他曾以“哲欣”为笔名在《浙江日报》专栏上发表了232篇短论,以平等交流的语气,及时回答现实生活中群众最关心的一些问题,浅显易懂地讲道理,很受欢迎。群众说这是“用大白话,谈大问题”。 文学沟通心灵,“文艺是世界语言” 习近平认为,文艺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互相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他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许多年轻时读过的至今记忆犹新。 “我们那一代人受俄罗斯经典的影响很深。”习近平喜欢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在梁家河的山沟里看这本书,那种感受很强烈。他喜欢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喜欢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更是给了习近平不少启迪。 俄罗斯电视台主持人采访习近平时,曾问及读过哪些俄罗斯作品。习近平对俄罗斯作品一一列举,令主持人惊讶:我们俄罗斯好多人都没看过这么多。 |
相关阅读:
- [ 10-18]习近平会见蒙古人民党主席、国家大呼拉尔主席恩赫包勒德
- [ 10-18]王毅谈习近平主席访问柬埔寨、孟加拉国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
- [ 10-18]习近平访柬埔寨孟加拉国 拓展“一带一路”之旅成果丰硕
- [ 10-18]习近平为扶贫攻坚战加油 脱贫进入"更快更准更强"节奏
- [ 10-18]携手规划金砖国家发展新蓝图——记习近平主席出席在印度果阿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