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等重磅数据即将公布 市场预测经济或好于预期
2016-10-17 07:28:17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陈玮 赵舒文 |
分享到:
|
趋势 大规模放松货币可能性低 伴随着经济指标的逐步企稳,市场对下一步货币政策的预期也逐渐趋同。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货币政策大规模放松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央行更倾向于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为灵活地提供长期、中期和短期的流动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8月末,M2同比增长11.4%,比7月末回升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M1同比增长25.3%,比7月末下降0.1个百分点。M1和M2之间的剪刀差有所收窄,显现出积极迹象。但在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大幅上升的同时,企业中长期贷款则环比下降了80亿元,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仍维持高位。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企业贷款占比下降以及新增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偏高,反映出了在目前“资产荒”的大背景下,融资难并非总量问题,而是结构性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放松货币可能进一步助推风险泡沫,而对助推资金流入实体,尤其是“缺钱”的小微、三农领域无帮助。一位业内专家坦言,“再大规模增加信贷总量,信贷资金很可能还是流入平台企业和房地产业,反而会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企业的贷款形成挤压效应。” 国际清算银行(BIS)9月中旬最新发布的季度报告称,中国的信贷/GDP比率已高达25.4%,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BIS称,以史为鉴,一旦一个国家信贷/GDP比率超过10%,那么在随后三年,该国有2/3的概率发生“严重的银行业紧张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出席第34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部长级会议时也表示,中国信贷增长较快,反映了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背景下为应对风险、促进增长所做的努力。“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逐步正常化,中国会对信贷增长有所控制。尽管银行体系不良贷款有所上升,但资本充足,整体风险可控。” 展望未来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报告称,一方面,8月末我国外汇占款环比下降1918.95亿元,已连续10个月减少,其对资金面供给的不利影响持续存在。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近期央行将更多使用公开市场操作、MLF等工具平抑市场流动性波动。另一方面,随着14天和28天逆回购的重启,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期限结构更加丰富,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平抑资金波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日益完善的利率走廊机制,将更好地控制短期利率波动,保持利率中枢稳定。“预计四季度货币供给和信贷增长有所回升,年末M2增长12%左右,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13%左右。”上述报告称。 业内人士也表示,下一步,货币政策调控将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着力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引导信贷资金进一步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记者林远 张莫 李志勇
|
相关阅读:
- [ 10-15]取消GDP考核也要谨防“急刹车”思维
- [ 09-26]今年前8月厦门GDP增幅全省第二 比去年同期增长9.3%
- [ 09-08]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创新低
- [ 09-08]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到17% 创下新低
- [ 09-07]前7月全市GDP同比增长7.5% 专家:下阶段降低企业负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