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虎诈骗团伙组织结构示意图
2016年4月,小军(化名)手机上的陌陌软件跳出一条提示,距离他0.25公里处的“晓娜”向他打个了招呼。点开对方资料一看,是个年轻美女头像,年龄23岁,做广告设计工作。小军心动了一下,给对方发去一个笑脸表情。对方立即回复,称自己大学刚毕业,正在附近找工作,希望能跟小军交个朋友,以后互相照应。因为“不怎么上陌陌”,“晓娜”又给了小军自己的微信号。
小军随即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号。傍晚,“晓娜”通过微信好友验证并发来消息,说自己白天忙着找工作忘了回复。这时,小军的微信朋友圈提示“晓娜”刚刚更新了一条信息。原来今天是她生日,这条信息正是“晓娜”对着生日蛋糕拍的一张自拍照。看着又萌又可爱的靓照,小军满心欢喜,向“晓娜”发出生日祝福。“晓娜”随即回复了一个撒娇表情并向小军讨要红包。小军没多想就发出一个88元的红包,“晓娜”道了谢,两人聊了很久。
第二天,小军请求“晓娜”做自己的女友,“晓娜”欣然应允。兴奋之下的小军对“晓娜”接连提出的看电影、买衣服等索要红包请求一概答应,先后发出300余元微信红包,还用支付宝向“晓娜”转账了970元。尽管两人聊得火热,“晓娜”却一直没答应与小军在现实中见面。三天后,小军再次提出要见面要求,发现已被“拉黑”,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2016年4月28日,江苏省宜兴市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在当地万石镇一家厂房办公楼内抓获了正在操作手机的15名诈骗犯罪嫌疑人,查获了用来作案的手机近500部、手机卡2000余张及电脑5台。根据查获的账本记录,短短6个月内,该团伙已经诈骗全国各地微信用户数千人,总计诈骗金额138万余元。小军正是被这伙人所骗。
“公司”初创
“微信红包数额小,最高不过200元,即使发现受骗上当,多数人也不会为了6块、8块钱去举报。”4天后,随着团伙组织者“老板”曹小虎投案自首,该案的诈骗手法水落石出,该案被害人众多却无一报警的奥秘被曹小虎一语道破。他是怎么想出这种诈骗手法的呢?
1986年出生的曹小虎今年30岁。这几年,有一定计算机操作经验的他开起了淘宝网店,做过一阵子网络游戏代练,还做过微商。与许多年轻人一样,曹小虎的生活离不开网络,也希望能从网上找到赚钱的法子。
2015年10月,曹小虎偶然间发现,在手机上发红包已成为风潮,身边不少女性朋友向别人讨要微信红包都很容易成功。不同数额的红包还能代表不同的意义,比如520就是“我爱你”,1314就是“一生一世”等。曹小虎试着用之前做微商的几个手机分别注册了几个陌陌账号,又从网上下载了一些美女照片做头像,很快就有不少男性向其打招呼。曹小虎在跟他们聊天后索要红包,发现一天内竟能轻松要到近200元钱。
天下竟有这么容易的赚钱方式,自己辛辛苦苦做代练做微商,都不如这个来钱快。曹小虎盘算着,一个账号就能要几十元红包,如果多开号多加好友,岂不是财源滚滚?他立即购买了十几部手机,找到死党陆亮和两名工人,做起红包诈骗生意。
曹小虎最初选择用陌陌软件加好友诈骗,按照以往经验,“陌陌”有很多可资利用的特点:用户数量多且交友目的明确,可供搜索距离远。然而事情进展并不顺利,虽然以美女身份交友很容易,但向陌陌好友直接索要红包成功率却很低,且极易被系统封号。
曹小虎决定转移战场——用微信诈骗。先通过陌陌向“附近的人”打招呼,然后以陌陌不常用为由告诉对方自己的微信号,显得更为真实,最后再以过生日等理由索要微信红包,成功率便提高不少。
2015年12月,因业务“繁忙”,曹小虎又找来好友吕阳青和两名女工帮忙,添置手机,扩大“经营”规模。2016年,曹小虎将自己的作坊升级成了“公司”,陆续购进手机至500余台,并张贴告示公开招录十余名工人,最终形成一个近20人的诈骗团伙。
有序“经营”
犯罪嫌疑人小东(化名)正是看到“曹氏公司”的招工启事应聘进入的。负责人陆亮告诉他,这份工作主要是在网上推送信息和加微信号,过了试用期,工资每月3000元。
在小东看来,这家公司的经营活动挺有秩序:除老板曹小虎外,其他成员每天都按时上下班,分工明确。陆亮负责招工和公司管理,吕阳青负责手机软件更新维护和记账,其他人则主要分为两组,即推号组和红包组。
小东所在的推号组是公司最繁忙的一个部门,推号组的办公平台上放置着5个特殊的木架,每个木架上分三排并列排放着近30台手机,每个手机卡位背后都有配套的小孔,让手机充电器连接线可以通过。每天中午12点,推号组成员上班后,每人就开始负责30台手机的“推号”:通过手机注册的陌陌账号向附近的人打招呼,然后成为好友,再以陌陌不常用为由让对方添加事先准备好的微信号。到半夜12点下班前,平均每台手机都至少需要进行5次上述操作。据推号组成员岳某交代,正常情况下,推号组成员每聊10人就能加3到4个微信好友,平均每人每天能推满一个微信号,即加200到300个微信好友。微信每天加好友有上限,吕阳青发现被推送的微信号已加至近300名好友后,会给出另一个微信号让推手们继续推送,将已加满微信号的手机送交红包组。
红包组由5名女性成员组成,成员每天上班后,从吕阳青处领回一部预装微信号的手机,然后通过微信以过生日、谈男女朋友等名义索要红包。该组成员之所以都为女性,是为防止对方要求语音聊天时穿帮。据红包组成员钱某交代,该组每名成员一天下来至少能骗到500元,一天几千元也是常有。最后加入“公司”的她,在短短16天时间内,就和同事一起诈骗了20余万元。
考虑到是红包组的聊天水平最终决定红包收入,为激发女性员工们的工作热情,除月薪给的比推号组更高外,曹小虎还让红包组成员享受提成待遇:每天“创收”1000至1500元能提成10元,1500至2000元提成30元,2000至2500元提成70元。
巧避“风险”
其实,为防止被犯罪分子用于进行诈骗活动,网络交友软件都建立了一套自身安全防护机制。如微信不仅开启风险场景安全提示,还开辟有举报入口,每个用户都可对涉嫌诈骗的账号进行举报。对于违反规定或被网友举报的账号,一经确认,系统会对其进行封停处理。相比微信,陌陌的管理更加严苛,可疑账号经常会被永久封号。
为此,曹小虎几乎用上了自己以往积累的全部经验来规避软件系统的举报处罚。如为避免账号集中于某区域,利用一款软件将陌陌登录地址显示为全国各地;给“员工”们发放一套与对方聊天时的范本,对照着聊不易出错;这方面投入最多的,就是警方在案发现场查获的2000余张手机卡。
买进这么多手机卡,就是为防止被封号。每个手机号只能绑定并登录一个陌陌号,一旦陌陌账号被查封,该手机号就不能再重新绑定账号投入“工作”。为防止可能的大面积封号导致诈骗活动停滞,曹小虎以每个20元的价格,先后在网上批量购进1000多个陌陌账号,同时从电信公司购买了2000余张手机卡与之配套。案发时,仍有一部分账号没有投入“运营”。
这些“备号”并非简单放置在那里,而是要用心“养”着。团伙成员刘某和李某会使用曹小虎提供的整套美女图片,对备用的陌陌账号进行修改头像、姓名、年龄、职业等信息,并不时更新些图片和朋友圈动态,保持活跃度和可信度。这样的账号至少会维持正常状态一个多月后再投入犯罪。此外,推号组和红包组的成员下班后,为防止陌陌号和微信号成为“僵尸号”,刘某和李某还会在后半夜和早晨“值班”,对账号进行动态更新,做必要的留言回复。
经审查发现,在犯罪活动持续的半年多时间里,该案部分被害人曾向陌陌、微信等软件举报,却无任何一人向公安机关举报。单人受骗金额最大的小军,也曾进行索讨并威胁报警,最终还是怕被人嘲笑放弃了报案。
9月18日,除三人因系未成年人予以另案处理外,江苏省宜兴市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该团伙主要成员曹小虎、陆亮、吕阳青等14人提起公诉。(金晶 蒋亚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