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杨书春:身残家贫志愈坚 只手托起致富梦

2016-10-10 19:14:44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杨书春,57岁,河南省卢氏县瓦窑沟乡观沟村人。家住距县城90余公里的偏远贫困深山区,家境贫寒,高中读了7个月后,便被迫辍学外出打工。1992年,33岁的杨书春在井下采煤时发生事故,左腿高位截肢,杨书春妻子智力有些残疾,一家两个残疾人困难可想而知。此后二三十年来,杨书春身虽残、志愈坚,顽强不息地与命运抗争。2007年他家遭受特大洪灾后,自己动手建起了新房。近年来,他发展袋料香菇和黑猪养殖,千方百计摆脱贫困。杨书春的事迹被河南日报等10多家媒体报道后,成为远近贫困群众学习的先进典型,极大激发了全县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三门峡市市长专门对此作出批示,广泛宣传,树立榜样。

身残志坚 自强不息

1992年,33岁的杨书春到鹤壁一家煤矿打工,在井下从事一线采煤工作。然而,三个月后,厄运开始降临到了他的头上,一次井下事故中,杨书春的左腿被矿车挤伤,由于伤情严重,最终他的左腿被高位截肢。

回到家乡的杨书春,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一度不知所措、意志消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煎熬后,杨书春暗下决心:“不能就此沉沦下去,我要和别人一样,过上正常的生活!”他架起了双拐,从练习走路开始,慢慢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1995年,儿子的出生给他带来了惊喜,但也为生活增加了不小的负担。为了养家糊口,杨书春尝试着上山砍柴、采蘑菇、背粮食,由于要架双拐,他在背负重物时不能用手扶,肩上的东西一次次掉落,他咬着牙重新扛起,时间一长,他的腋下被磨烂、出血,到最后形成了一层老茧。后来,他客服困难坚持不懈地练习,一直到能够熟练地操持一切家务,还能够上树、锄草、挑水,连许多健全人都自愧不如。

不等不靠 心谋脱贫

2007年,一场罕见的大暴雨袭击了卢氏县多个乡(镇),杨书春所在的村子也未能幸免,他家原来居住的土坯房也成了危房,后来,在政府扶持了1.8万元的情况下,杨书春又借款3万多元,在新批的宅基地上建起了一座砖瓦房。为了节约资金,杨书春并没有请专业的施工队来修建房屋,而是请本村或者是邻村会相关手艺的村民前来帮忙;室内装修、地板铺设及门窗油漆全部是由他和爱人来完成。

房子建好了,杨书春又背上了数万元的债务,还要供儿子读书,接下来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观沟村地处深山,人均耕地不足半亩且土地贫瘠,主要靠种植玉米、红薯、花生等农作物为生。虽然承包的林地也有板栗和野核桃等收入,但对杨书春来说也是杯水车薪。为了改善贫困面貌,他在自家的院子里搞起了香菇种植,从袋料装填、消毒,到菌种植入都是由他一人完成。他每年种植1万袋香菇,收入三、四万元,几年下来,家里的生活慢慢好转,除了供孩子上学,也还清了建房时欠下的债务,老杨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

今年4月,县国税局扶贫工作队进驻观沟村后,老杨多次和工作队员强建怀一起,探讨脱贫致富的门路。他们一致看好黑猪饲养,强建怀为此借给杨树春5000元作本钱。2016年端午节前后,杨书春购进了4头母猪和1头公猪进行饲养。由于院子里是香菇大棚,没有地方建猪圈,杨书春就借用邻居家的空闲猪圈进行饲养,虽然离自己家有近百米的距离,多有不便,但他依然按时熬制猪食,精心喂养。他还要拄着双拐到800米外的水井挑水,每天最少得来回5趟。目前,5头猪已经长到了100多斤,明年就可以产仔了。

拉一把 站起来

杨书春爱学习,有想法,他不喝酒不打牌。“老伴儿智力有些残疾,孩子技校毕业后在外打工,面临的就是买房娶媳妇,都需要钱,我不能因为是残疾人、贫困户就一直等着政府救济。我要干!”杨书春从矿山上回来后,就开始学习香菇种植,他起早贪黑,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奔走几十里学习种植技术,有成功有失败,他买来书籍学习,仔细琢磨,一有时间就打开电视学习农业科技,慢慢的,老杨硬是从购买菌种到自行培育菌种,逐渐成为了附近菌农的技术指导员。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杨书春以他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摆脱了贫困,但他想到周围的许多贫困群众还没有致富产业,他就每天奔走几里、几十里到村里其他贫困户家中,动员、说服他们一起种植香菇,为他们免费传授香菇种植技术。对上门请教技术的贫困群众,他毫无保留地传授袋料填装、消毒和接种技术,还经常拄着双拐步行十几里山路亲自上门指导、手把手传授。在杨书春的精神感召和示范带动下,观沟村贫困群众纷纷发展产业,奋力脱贫。目前全村有284户群众发展香菇190余万袋,覆盖了全村90%以上的农户;120户贫困户中有103户发展香菇59万袋,人均增收3700元以上;4户群众养殖山羊260只,12户贫困户主动与驻村工作队联系,计划发展黑猪养殖。现在杨书春在乡扶贫办和电商办的帮助下,又与几个年轻人合伙开了一家淘宝店,店名就叫“大山里的味道”,一方面卖自家产的山货,另一方面也帮助乡邻把采摘的猕猴桃、板栗和各种野生菌类销售出去,让城里人也能品尝到大山里纯天然的味道。

谈到未来的打算,杨书春踌躇满志:“明年这4头母猪就可以产仔了,在保持香菇种植6000袋的基础上,我打算明年将养猪规模扩大到50头,后年增加到200头左右。另外,我儿子今年已经21岁了,目前在昆山打工,我准备让他回来,我们要一起创业致富!”

杨书春说:“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政府大力帮助我们脱贫,咱得拉一把,站起来”!趁着这好光景,他要带着村里贫困户一起干,用他仅有的一条腿,把致富的路趟出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