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陈平:精准扶贫要做好“结合”文章

2016-09-29 19:05:08 江苏省第七批援藏干部、墨竹工卡县副县长 来源:求是理论网  责任编辑:李霖   我来说两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由此可见,扶贫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和前提条件。扶贫的有效途径是精准扶贫,如何实施精准扶贫,最应该扶什么,怎么扶?从全国来看,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有很大差异,但也有很多共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只有真正解决这些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也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小康。

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为扶贫而扶贫,而是要把精准扶贫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等结合起来,综合施策,形成合力。

一、把精准扶贫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高铁等已世界领先。但发展很不平衡,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还非常落后,尤其在中西部地区,道路、水、电、气、通讯等,和沿海省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很多贫困县,从县城到乡、行政村,还没有完全实现通柏油公路,很多还是泥路。有的村,吃水还很困难。到2020年同步实现小康,基础设施是最大的难点。为此,必须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政府投资要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倾斜,扶贫资金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仍然适用。尽管广大农村地区情况不同,有的地区地形复杂,建设成本较高,但还是要毫不犹豫的加快公路、硬化路建设,尽快实现县乡、乡乡、村村通公路。水、电、气、通讯等,也都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通到每个角落。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包括改善住房条件、环境治理等。要全力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集中力量优先解决住房困难农户最基本的安全住房要求,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优先安排生存条件差的贫困村民进行危房改造,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推进改厕、改圈和治弃、治污、治理乱搭乱建工作,逐步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条件,创建干净整洁、山清水秀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一举多得,既能优化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又能拉动内需,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脱贫。

二、把精准扶贫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

产业发展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实现脱贫具有重要作用。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结合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市场需求、消费习惯、产品特性、运输贮存等综合因素,确定当地发展什么特色产业。笔者工作的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是西藏自治区贫困重点县,全县有6个贫困重点乡镇、24个贫困重点村。2016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690户、7236人。为了尽快实现脱贫,该县确定了重点发展民族手工业、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等特色产业。帮助贫困户依托青稞种植、奶牛、牦牛养殖及手工艺等家庭经济项目,实现稳定增收。通过创新经营机制,扶持兴办能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的农牧民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构建贫困户长效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开发优势资源,扶持有条件的贫困户参与旅游、服务业发展,加大精准扶贫对象从事旅游业服务业相关技能的培训力度,让广大农牧民群众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吃上“旅游饭”、搭上“旅游车”。特色产业发展对墨竹工卡县精准扶贫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特色产业一旦确定,就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力推进。要加大税收、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采取对口帮扶、贴息贷款,建立特色产业项目发展资金等多种方式,支持特色产业发展。要针对特色产业发展的要求,引进或指派专业技术人员,破解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与障碍,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培养留得住的本地人才、土专家,提升产业经营人员的能力和水平。要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采取新型经营主体+基地+贫困户的合作发展模式,由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提供技术、销售渠道,将产业实行分户承包。再按照一定的价格由新型经营主体统一回收,进行销售、加工,较好地解决群众参与度不高和产业发展规模不大等问题,形成“互利多赢”的局面。通过扶持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是推进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