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军民融合促发展 网媒记者大赞吕梁手握数据辟新路

2016-09-23 09:36:36 任思雅 来源:山西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山西新闻网9月22日讯(记者 任思雅)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关乎安全和发展全局的战略,吕梁军民深度融合,将军工科技优势转化为地域发展优势。今日上午,第十一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采访团抵达吕梁市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实地参访和了解革命老区走出的这条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

GSY_6814

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的记者们参访吕梁云计算中心 本网记者 宇巍/摄

吕梁是一座因资源而兴起的城市,离不开煤,但也不能只依靠煤,同样需要高新技术做支撑,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坐落在吕梁市离市区的吕梁市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和吕梁市委市政府共同打造,依托吕梁市民兵综合训练基地开展各项建设,于2012年10月正式挂牌。研究院自成立以来,重点与国防科技大学合作了高性能云计算、能源互联网、微纳卫星和无人系统四个高新技术项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部署了具有“超算之王”——“天河二号”的吕梁云计算中心。

GSY_6733

全国网媒记者进入军民融合科技成果展示厅 本网记者宇巍/摄

“云计算”如今已是吕梁又一张亮丽的名片。吕梁云计算中心具备国际一流的软硬件配置,自2015年5月正式市场化运营以来,已累计实现1100万元营收,通过集约建设和资源统筹利用,每年可以为省、市财政节约资金数千万元。

在应用推广方面,该中心累计为中科院等全国200多家科研院所和国家核心部门累计提供1.5亿核·小时的高性能计算服务;为中办、省直、市直等50多家单位提供电子政务云服务;与山西省核心部门共建了大数据分析平台;先后支持90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和山西省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与太原理工大学共建了“力学联合研究中心”和“高性能重点实验室”,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凸显。

GSY_6724

吕梁云计算中心的“天河二号” 本网记者宇巍/摄

与此同时,该中心建设了面向“互联网+”工业的云仿真平台,打造了面向动漫渲染、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云超算平台;承担了山西省政府“两平台”(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省信访局涉及全省119个县信访系统和省检察院检务系统、吕梁健康人口信息化系统、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等地方重大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建设了连接国家、省、市、县的四级电子政务外网、吕梁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云平台和容灾备份中心。

GSY_6781

河北新闻网记者董浩天正在参观 本网记者宇巍/摄

“天河,众多工科男心中的‘神器’啊!”刚刚进入吕梁云计算中心,来自多彩贵州网的记者何山就发出了这样的惊叹。他说,天河的计算能力在全世界数一数二,而这样的计算能力出现在了吕梁,说明这座曾因煤而兴的城市已经成功转型并进军互联网新兴产业。“小到手机导航,大到科研探测,掌握了数据便开辟了发展新路。”何山如此说道。

GSY_6760

工作人员为全国网媒记者做介绍 本网记者宇巍/摄

除吕梁云计算中心外,研究院内还包括一处军民融合科技成果展示厅,这里按序展出了能源互联网、微纳卫星、无人系统三个项目。如今,能源互联网示范系统的研发工作已完成,为进一步推进项目成果转化落地,总投资3500万的2MW能源互联网示范区建设项目也已立项,今年上半年完成了一期建设1700万投资的设备招标采购。

2015年9月20日上午7时01分,由吕梁市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立项支持,我国第一颗以地方城市命名的微纳卫星——“吕梁一号”搭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目前,“吕梁一号”微纳卫星目前运营情况良好,每天可侦收船舶数据信息约40万条、飞机数据信息约30万条。而无人系统项目则是研制无人机自主起降引导系统和无人机视觉巡查实时综合应用系统,已具备转入产品定型及小批量生产条件,目前正在积极推动产业化工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