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8日电 “希望苏州能够打造出一个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依靠专业的力量,专业的资源,真正把医疗器械的产业做大、做强。”在日前举行的“2016(第六届)中国医疗器械高峰论坛”,苏州生物纳米园总裁庞俊勇许下愿景。 9月10日,第六届中国医疗器械高峰论坛在苏州开幕,来自科技创新企业、政府机构、行业系会、学术机构的400多位与会嘉宾围绕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与裂变”展开讨论。 作为生命健康产业的重要构成,医疗器械产业是国家重点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如何通过创新引领医疗器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众多业内人士思考的话题。 但现实是,目前约90%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是年收入在三千万元以下的技术含量较低的中小企业,低端市场中仿制品泛滥,加速了低价恶性竞争,阻碍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国内高端医疗器械以进口为主,70%的国内市场被国外企业占据。医疗器械购置费、维护费一直偏高,普通患者买不起也用不起。”湖畔医用植介入产业研究院会长奚廷斐说,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发展本土医疗器械品牌,打破国外垄断。 9月10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湖畔医用植介入产业研究院成立。研究院由沣沅医疗、茵络医疗、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同心医疗、金仕生物、奥尼康等国内23家自主创新的植介入医疗企业发起成立,将整合资源,深化企业技术交流,助推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研发企业成长。 湖畔医用植介入产业研究院是国内首个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产业研究院,旨在整合资源深化企业技术交流,助推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研发企业成长,加速新产品研发上市,打通国内产品走向国际桥梁,同时国际项目引进园内的推手,一推一拉,更好地促进园区植介入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将打造成为中国植介入高端医疗器械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助推器。 奚廷斐以药物心脏支架举例,“此前在国内市场上,国外知名品牌的支架几乎都不低于4万然而眼下,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往往以生产中低端产品为主,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低。 “医疗器械行业想要冲出困境,只能依靠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更要加强产、学、研、医、投的合作紧密度。”庞俊勇介绍,医疗器械产业研发周期长,从研发、申报、临床试验、到最终上市,一般都要三五年。这个过程中资金投入巨大,动辄上亿的成本令绝大多数企业难以承受,不少企业只能一边研发、一边想办法融资,效率大打折扣。 “在此情况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联盟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不妨抱团发展,整合政府、资本、创业者、科学家等各方面资源。”庞俊勇表示。 庞俊勇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家药监局为了推动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加速审批推出绿色通道,在苏州6家入围的企业,其中有4家来自苏州生物纳米园,代表了医疗器械公司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这些创新企业是园内在医疗器械创新的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苏州生物纳米园结合了很多产业资源,做了很多孵化器,充分的利用这些产业团队的能力和资源能力,引进更多的项目,促进产业的孵化,例如跟与美敦力和红衫资本建立美敦力孵化器,另外在医药和生物技术方面也有很多的孵化器。此外,整合很多产业联盟,由企业共同发起成立,旨在促进这些行业里面的产业资源和技术发展,各个联盟在产业发展、打造平台,促进创新方面能够做很多的工作。他表示,希望通过资源的整合联合,进一步促进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据介绍,目前苏州生物纳米园已集聚43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其中自主创新型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有100多家,包括景昱医疗、威盛纳斯、桓晨医疗、康众医疗等。湖畔医用植介入产业研究院的绝大多数企业也位于苏州生物纳米园内,致力于共同构建医疗器械产业生态圈。(周建琳) |
相关阅读:
- [ 09-02]苏州成立大陆首个民企与台企交流合作平台
- [ 08-30]神秘买家花6525万拍下苏州绣园 溢价达3625万
- [ 08-24]两岸青少年苏州感受昆曲之美
- [ 08-22]两岸青少年世遗艺趣营苏州开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