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习近平呼吁共建合作共赢伙伴关系赢得国际社会认同

2016-09-17 10:06:57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李霖 赵舒文  
分享到:

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

(G20再出发·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同为地球村居民,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G20)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呼吁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伙伴精神是G20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选择。中国呼吁G20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伙伴精神,顺应时代潮流,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

打造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应对世界发展难题

8年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G20临危受命,走到全球经济治理前台,把正在滑向悬崖的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和复苏轨道。伙伴精神成为G20最宝贵的财富,也成为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明智选择。8年后的今天,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新挑战,世界各国更加需要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高级研究员古谢夫对本报记者表示,命运共同体是非常正确、契合时代要求的主张。如今,世界上许多区域存在的冲突和恐怖主义等威胁人类安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个别地区不利因素的影响不会局限于一域,而是会扩散到多个国家甚至全球。只有各国树立起命运共同体意识,齐心协力,才能克服这些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国与国之间是‘伙伴关系’,应该‘抱团取暖’,而不是自行其是。事实上,离开了伙伴,单个国家很难成事。”英国卡迪夫大学国际关系教授罗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独行快,众行远。坦桑尼亚国际问题专家贾法尔·姆亚斯里向本报记者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需要共同努力打造公平、平等的全球伙伴关系,避免国际冲突,有效应对各类重大全球性问题。

巴基斯坦南方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信息技术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坦维尔·贾夫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着打击恐怖主义、应对气候变化和改善全球金融治理等挑战。大家都应认识到,孤立在当今发展背景下是行不通的,要真正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切实携手开展合作,共同克服世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政治、经济、能源等问题。

弘扬伙伴精神,夯实各领域务实合作根基

在中国接棒G20主席国之际,习近平主席阐明当前国际经济合作所应追寻的理念、路径与目标:“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进各国经济全方位互联互通和良性互动,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现象,使各国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此次G20杭州峰会,除了G20成员,中国还邀请了历届峰会中数量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与会,充分放大他们的声音,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得以充分体现。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亚洲经济高级顾问马修·古德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全球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压力,特别需要各国发扬G20倡导的伙伴精神,以更加务实、理性的方式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G20杭州峰会通过的一系列文件是伙伴精神的体现,这些成果有利于推动G20成员进一步加强合作,也有利于让G20的合作成果真正惠及全球。

“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良方,也是G20成员的共识。”马修·古德曼表示,但是改革过程会非常痛苦,可能会招致各国内部的阻碍和反对,因此更需要伙伴精神,将全球经济联动起来,把国际合作的成果真正落实到民众的生活当中。

“全球经济处于深刻变革期,当前的任务是深入认识这一变革,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埃及央行前副行长阿姆鲁·穆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合作为动力,促使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发扬伙伴精神,齐力攻克经济全球化遇到的难题。

柬埔寨战略研究所主席潘坤对本报记者表示,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同盟关系,伙伴关系为各国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外交政策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伙伴关系能够营造出共赢环境,因为各方在分享共同利益时能够根据本国意志自主地展开接触,而同盟关系则需要服从同盟成员,会导致本国利益受损或者陷入危险境地。伙伴关系在各国充分实现经济发展以及有效应对潜在安全挑战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