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互联网募捐:善款能否用到刀刃上 被骗能否追责
2016-09-08 06:43:52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赵舒文 |
分享到:
|
网络求助、爱心接力、众筹善款……各类互联网募捐平台,为网友奉献爱心、传递希望提供了高效、便利的渠道和桥梁,令个人求助的声音不再孤立无援。 然而,近年来频繁爆出的信任危机也给互联网募捐平台和相关服务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真伪信息参差混杂,骗捐现象频现;监管机制缺位,法律保障不足……这往往令施以援手的网友最后直呼“很受伤”。 善款是否真正到达了求助人手中?善款是否真正用到了该用的地方?遭遇“骗捐”是否追责有门?“互联网公益”时代,以上“三问”,成为募捐网友最关心的问题。 日前,民政部发布公告,指定包括新浪微公益、轻松筹等在内的13家平台为首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这份“白名单”既是对入围平台的认可,也对当前互联网募捐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问 ●骗捐事件频发 ●平台信用透支 “定心丸”何在? 无论是个人在网络社区和募捐平台发帖求助,还是通过社交平台扩散求助信息,互联网募捐令网友迅速完成从获知信息到完成善举的过程,可谓高效、便利。然而现实中,有少部分人打起了利用网友善心骗取善款的主意。 2015年6月,所谓“知乎女神”童瑶通过炮制“鸡汤文”,与自己的“小号”一唱一和,自编自演了一场女大学生长期患病无钱医治的戏码,骗取爱心捐款15万余元。 2015年8月,广西杨某在天津滨海新区爆炸发生后,谎称父亲在事故中死亡,利用某网站打赏功能谋得善款近10万元。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有关调查显示,受类似负面新闻影响,46.3%的被调查者对互联网募捐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存疑;10.2%的被调查者认为层出不穷的“骗捐门”耗损公众同情心,导致个人募捐无人敢信。 无论是传统的慈善组织,还是新兴的互联网募捐,社会公信力始终是它们的生命线。这就要求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募捐流程,须逐渐走向公开和透明化。以轻松筹平台为例,其针对大病救助患者的项目,需提交详细的审核材料,包括手持身份证照片、患者本人或患者与提款人关系证明、医院诊断证明、筹款使用说明等。 但是,即便是通过募捐信息平台发布的求助信息,也难免鱼龙混杂:一是筹款发起人信息真伪难辨,骗捐门频现,“网络求助”时常沦为“网络乞讨”甚至“网络诈骗”;二是个别项目存在虚报夸大筹款数额的情况;三是针对善款使用的追踪和公开机制不完善。 “互联网募捐平台可以发挥的最大优势是透明化”,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互联网公益募捐如果能做到账目公开,过程透明,让公益募捐人看到每一分钱的去向,就比较容易取得人们的信任。” 二问 ●监督权责不明 ●平台有待规范 “安检门”装否? 去年12月,佛山一对夫妇通过互联网平台为救女筹集善款。女儿医治无效不幸离世后,该夫妇在朋友圈晒旅游和美食的照片被网友爆料。虽然该夫妇辩称旅行费用并非来自善款,但由于平台未给出筹款使用去向明细,导致质疑声依然不断。 一位在德留学生用互联网筹款500万治疗白血病,却被质疑其已享受医疗保险。事后,募捐平台虽迅速冻结了该筹款项目并展开调查,但其客服人员也表示,上传到平台的材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由筹款人承担法律责任,平台方并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网络募捐,传播面广、速度快、公众参与度高,加之这些信息在朋友圈传播后得到熟人社交的迅速扩散,因此其募捐到的善款数目往往不菲。若没有专门的法律和严格的监管,那些想要捐款的网友会产生疑虑,影响其捐款积极性。 9月1日,《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施行。办法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在提供公开募捐平台服务时,应当查验慈善组织的登记证书和公开募捐资格证书,不得代为接受慈善捐赠财产。同时,办法鼓励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为慈善组织提供公平、公正的信用评价服务,对开展公开募捐的慈善组织的信用情况客观、公正地采集与记录。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透露,未来将启动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动态管理及大数据研究,建立定期报告制度、运营评估制度、动态调整机制和第三方社会监督与评审机制。对于运营过程中出现重大事故、负面事件的平台,要求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取消其资格,同时通报相关部门,并向社会公布。 新浪微公益总监杨光告诉记者,微公益对求助者的身份,求助事件的详细描述以及花费金额均有公示,在募捐完成后也会提示公益基金会及时更新项目进展。同时,微公益平台本身不会接受任何捐款,也不会截取任何捐款或者收取手续费。 |
相关阅读:
- [ 09-07]华夏银行直销银行 打造普惠安全的互联网开放式平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