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拆快递等于翻垃圾桶? 女子“口撕快递”后嘴角流脓

2016-08-28 15:18:42 刘冉冉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揭秘1

快递包装上的细菌有时比马桶盖上的还多

一家代工生产快递外包装塑料袋的企业品控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快递公司采用的包装袋通常是聚氯乙烯(PVC)或聚乙烯(PE),这类包装的原材料多是化工材料、生活垃圾等再加工做成,最主要原料是旧塑料,虽然成本很低,但可能残留大量塑化剂、阻燃剂等有害物质。而且,废旧塑料还可能残留了第一次使用时受到的污染。

而记者从南医三院了解到,部分快递包装残留的有害化学物,可能引发人体过敏或皮肤免疫功能下降,严重时还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肝、肾等。虽然化学物质需要在高温下或长时间才能挥发出来,但目前物流行业普遍采取集中分拣,加上长距离的集装运输,不仅有可能加剧污染效能,还可能沾染包装者和周围环境携带的细菌、污染等,进一步增加其肮脏度,“一件快递包装上的细菌,有时比马桶盖上的多多了,甚至等于翻垃圾桶”。

揭秘2

层层压缩成本打造不健康的邮包

“其实,这都是压缩成本带来的恶性循环。”一位经常要寄快递的微商晓燕告诉记者,“现在淘宝、微商竞争太激烈,大部分商家都推出了包邮吸引客源,快递成本自己负担,所以一般我们都会自选物流商,用的快递包装都比较便宜、质量比较差也不够环保,而为了保证商品在途中不因暴力分拣、日晒雨淋而受损,就只能要求快递员多包装几层……这样下来,可能每多一层包装就多一重污染。”

“尤其是一些易碎品,如果路上受损就需要快递员和商家共同埋单。”一位快递员说,他们的应对做法很简单:多包几层。为什么不换用更环保耐用的包装材料呢?快递员被问及这个问题时,一脸无奈:“如果每件快递都能赚十几元甚至几十元,谁不想用好的包装材料,但现在一个快递包只赚一元八角的,哪用得起好包装袋?”快递员还说,现在各家快递企业都在采用“简单粗放”的方式抢占市场,谁也不愿意因为用了更好的包装材料而失去“微商”、“电商”这些订单量占高比例的用户,所以只能咬着牙使用价格低廉的包装材料。

于是,快递员暴力分拣、运输过程日晒雨淋、快递包装越来越厚、单件塑料袋成本一再压缩……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也让许多爱网购的市民更加频繁地遭遇“毒邮包”。

如何分辨:

看色辨邮包

不完全靠谱

快递外包装塑料袋,有没有行业标准?广州的快递企业又是怎样做的呢?记者从广州邮政了解到,目前广州已经编制了《物品类邮件包装出售品规范》,邮政系统的塑料薄膜包装袋,都是以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模切、印刷和封合等加工后,制成可以提供给用户直接使用的环保袋式封装用品。而快递员有责任在收受快递直到送达入户期间,保证邮包的整洁和卫生。也就是说,只要市民从邮局寄件,几乎不用担心收到“毒邮包”、“污染邮包”。

顺丰速运有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将快递七大包装物精细分类,对于可回收、可重复利用以及一次性使用的包装原材料进行了严格分类,而所需材料也都经过了相关部门的检验,市民如果发现快递包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破损和污染,可以拒收。

近日网上热传了一种说法:“看颜色就能辨别快递包毒不毒”:纸质快递包装最贵,几乎很少见到;其次就是白色塑料袋,大约0.25元一件,也比较少见,在塑料包装中污染最少;再次是绿、黄色,一半是旧材料、一半是全新材料混合制作,航空件偶尔可见;最普遍的是灰黑色,几乎以“回料”制作,可能残留大量有害物质。对于这种说法,业内有关人士则表示:“灰黑色污染大的说法,是因为回收的旧塑料五颜六色,增加灰黑色最容易遮盖原色,但以此来判断污染程度和对人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不太靠谱。最好的方法是采用高端物流的优质材料。”

相关政策

出台方案推进

快递绿色包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显示,我国快递2015年超过206亿件,稳居世界第一,但总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快递业包装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国家邮政局日前出台了《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高快件包装利用效率,降低包装耗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实施方案》要求,“十三五”期间,快递业符合标准要求的环保箱、环保袋和环保胶带使用率大幅上升,并推广使用中转箱、笼车等设备,进一步减少编织袋和胶带的使用量。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基本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

针对快递用户反映较多的“过度包装”问题,该方案提出,鼓励企业探索简约包装,减少二次包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