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秀英老人和她的咸鸭蛋 虽然与瑞金壬田镇凤岗村的廖秀英老人素未谋面,但对她的故事却并不陌生。在采访这位当地红人“廖奶奶”前,网上检索关键字查询发现“八旬老太试水农村电商卖咸鸭蛋”“电商明星廖奶奶”等媒体相关报道,详细讲述了这位老人腌咸鸭蛋“创业”的故事。 8月25日下午,采访团来到了凤岗村廖秀英老人家里。此时,廖秀英正在和二儿媳妇坐在院子里腌鸭蛋。老人身穿深色花布短衫,花白的头发上戴着一个旧式发卡,手上还沾满了腌制鸭蛋的黄泥水。 今年86岁的廖秀英祖籍广东,在日本侵华时期,她被参加革命的父母送到江西瑞金避难。父母为国捐躯后,她便扎根在这片红色土地。 廖秀英所在的村落凤岗村山清水秀,土鸭自然放养,鸭蛋营养价值高。廖秀英对们说,早年家里条件差,常用当地的土方法腌制咸鸭蛋,一部分用来改善家人伙食,另一部分用来售卖换取生活费。“在农村,鸡蛋、鸭蛋很常见,但以前都是奢侈品。除非家里来了客人,才舍得买、舍得吃。” 从16岁开始,廖秀英便开始腌制、售卖咸鸭蛋,多年来逐渐练就了腌蛋的好手艺。然而,真正靠腌制咸鸭蛋脱贫致富,还要从2015年说起。 随着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春风吹入瑞金,当地掀起了电商产业进农村的热潮。借助邮政部门的扶持,廖秀英搭上了电子商务快车。当年5月份,她的“廖奶奶咸鸭蛋”登陆“村邮乐购农村e邮”电商平台,并成立了合作社,具体网络销售工作由老人的孙子、孙媳负责。仅仅一年的时间,依靠电商平台共卖出咸鸭蛋200万余个,月纯利润达18万元。 “看到这么多人买您的咸鸭蛋,您高兴吗?”听到的提问,廖秀英老人咧开嘴笑着说,“高兴啊,当然高兴。” “为什么高兴?”老人想了想回答:“看见别人吃我的咸鸭蛋后说‘好吃’‘爱吃’,就觉得很高兴。” “您知道互联网吗?了解网络吗?”廖秀英说:“鸭蛋可以放在上面,让很多人买,让人们都能吃到。” …… 或许眼前的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并不知道具体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电子商务”,甚至可能也并不清楚与她的合作社联系紧密的“农村e邮”的运营流程。我想,称她是一位民间老手艺人或许更为合适。 “如果有人想学你的技术致富,愿意教吗?”老人很迅速地回答道:“愿意,愿意”“如果你想学,我一会儿就可以教你。” “您现在有什么心愿?”老人说,“想让更多人学会技术。有钱大家一起赚,大家一起致富。” 或许因为廖秀英不会说普通话的缘故,与交流中言语并不多。不过,这几句话简单、淳朴的回答,让我不禁想起了几天前采访过的原《经济日报》常务副总编辑罗开富。 30年前,罗开富继红军之后,按长征原路、同样用时368个日夜走完了两万五千里。他在讲述自己的“长征”故事时提到,1984年11月7日,他走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一位名叫徐解秀的老太太说自己50年前的昨天晚上,有3位女红军在长征途中到家里借宿,临走时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了一半给她。老人说:“她们让我明白了什么叫红军,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和红军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什么是长征精神?什么是优良的革命传统?作为革命烈士后代的廖秀英这种“无私教技术,带大家致富”的质朴心愿,这种帮助他人、团结互助、致富不忘乡里人的奉献精神,不正是像这3位女红军一样吗?她的所想、所做、所盼不正好是对革命老区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实践吗?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这两年廖秀英的合作社一直带领着村民们精准脱贫致富,去年合作社吸纳了23户贫困户,今年又扩充到了33户。在革命老区,我们期待有更多像廖秀英老人这样的“领头人”,传承优良革命传统精华,无私地带领着老区群众走出一条致富路。 (文/图 光明网李政葳) |
相关阅读:
- [ 08-26]搬下山 装光伏 赣南老表陈佛生脱贫迎新生
- [ 08-25]兴国:不辜负总书记期望 赣南油茶产业成脱贫新路径
- [ 04-21]漳州战役1305名红军烈士名录寻获 多为江西赣南、吉安和龙岩籍
- [ 03-22]暴雨致赣南5.3万人受灾 内涝积水深至行人膝盖(图)
- [ 10-13]战神怒吼 南京军区某炮兵旅赣南腹地实弹演习
- [ 07-03]泰国留学生赣南农村体验客家风情 感受红色文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