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小政府大服务 21枚公章如何变成了1枚? 石家庄市副市长、石家庄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蒋文红介绍说,去年年底,石家庄高新区成立了行政审批局,通过整合审批职能,将分散在9个部门的151项审批职责全部划转到行政审批局。21枚公章就这样变成了1枚行政审批专用章,实现了“一枚公章管审批”,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说:“国家高新区进一步深化‘小政府,大服务’的理念,探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简化创业企业注册手续,创新管理体制和社会治理模式,积极向产业组织者转变,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 创通票,一种针对特定科技服务的定额有价电子编码。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全国率先推出创新创业通票制度。基本流程是:政府提前向第三方机构以批发价预先采购某项服务;企业等创新主体按需申领创通票,凭票向第三方购买服务,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第三方以垫付方式向企业等提供服务,等服务完成,产生效果,第三方凭票到银行兑现,政府再与银行进行统一的最终结算。 这一创新将针对创新主体的补贴方式由“后补贴”改为“前补贴”,使政府政策支持从“锦上添花”变为“雪中送炭”。创通票一期共有初创、国家高企、知识产权、分析测试及新三板挂牌5大服务包。据统计,仅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一项,就直接为企业降低平均申报成本50%以上,第三方机构商务成本同比降低120%,合作银行业务成本同比下降35%以上。 近些年,国家高新区改革步履提速:在科技和经济结合、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人才聚集、新型创新组织发育、产城融合、国际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探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集聚了一批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科技服务机构和园区运营机构,合力营造创新创业生态;探索了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新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投融资体系…… 双创,激活高新产业 《权力的游戏》是风靡全球的一部美剧,精彩的视觉特效让很多观众惊叹。可鲜有人知的是,该剧特效使用的动作捕捉系统竟出自中关村一个成立不到4年的创业企业——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诺亦腾开发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基于MEMS惯性传感器的动作捕捉技术”,连续两年被主办方邀请在SVVR硅谷虚拟现实大会上发表演讲。 “2014年,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1.3万家,2015年,这一数字增加到2.4万家。”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委员刘航告诉记者,中关村共有各类双创服务平台200多家,中关村创业大街入驻创业服务机构40余家,已孵化创业项目600个,日均孵化4.9家企业,每家平均融资500万元。 跳出中关村,放眼全部国家高新区:2014年新增注册企业13.3万家,2015年新增注册企业达到19.0万家。“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国家高新区的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张志宏说,国家高新区率先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涌现出一大批以创业咖啡、创业苗圃、新型孵化器为代表的众创空间,“天使投资+合伙人制+股权众筹”模式正在成为我国的重要创业模式。 在双创热潮的推动下,国家高新区经济活跃度日益增强,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正在加快形成。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与传统产业融合,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智能电视、轨道交通设备等产量实现两位数甚至成倍增长。 “今后高新区不管是边界扩张,还是在原有边界下深度做内容,都要把创新驱动摆在最重要的位置。要注意开发的内涵和节奏,相比速度,内容更重要;相比规模,质量更重要。质量优先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是高新区今后发展的挑战也是要求。”张志宏表示。 面向2020年,国家高新区目标明确:率先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生态;率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高度活力的新型产业体系;率先形成经济、科技、生态有机统一、绿色、协调、共享的科技社区;率先形成全球链接辐射广泛深入的国际化发展平台……国家高新区将继续高擎科技创新的“火炬”,砥砺前行。 |
相关阅读:
- [ 08-16]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发布 中国首次跻身世界创新前25强
- [ 08-16]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如期实现创新型省份目标
- [ 08-15]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创新驱动”加速破冰前行
- [ 08-15]内蒙古:大力发扬"蒙古马"精神 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
- [ 08-15]创新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 [ 08-14]海峡青年文创论坛昨日举行 首次融入“海青节”
- [ 08-13]漳州市创新创业大赛昨日圆满落幕 凸显科技力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