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新罗西斯克柴电潜艇基地虽然并非完全的水下潜艇基地,但水下部分面积可观。
美国瑟尔角。
苏联巴拉克拉瓦半水下潜艇基地
苏联巴拉克拉瓦半水下潜艇基地
水下潜艇基地一直是科幻小说里的概念,不过这一设想可能在不远的未来成为现实。
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近日报道,美国海军可能正在为核潜艇打造秘密的水下潜艇基地。
实际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提出了类似的概念;苏联也曾建造半水下的潜艇基地。
如今,随着技术难题逐渐攻克,美国、俄罗斯都欲建造水下潜艇基地,为潜艇安全、隐蔽出航创造条件。(文/灵犀)
美国瑟尔角
“被巨人挖空的岩石”
20世纪60年代,在加利福尼亚海岸中部突出部的岩石瑟尔角,美国海军技术人员就曾操作着水下监听系统来跟踪苏联潜艇。除了使用水声设备外,美军还动用潜艇搭载探测设备,而这些侦察潜艇的基地就位于“被巨人挖空的岩石里面”。
最新获得的美国海军报告显示,五角大楼数十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建造水下海军基地的可行性。1966年,“海底实验室II”和“大陆架III”水下居住舱的成功让人们将目光投向了深海海底。
而美国海军武器试验基地“中国湖”测试站负责人奥斯丁提出“岩石站”概念:用载人的水下装置挖掘海底的岩石,从而在任何基础牢固的海底、任何深度都能建造并运行大型水下基地。尽管当前关于美国水下潜艇基地的信息都属于机密,但由于建造所需要的技术已经成熟,美国极有可能正在打造水下潜艇基地。
俄罗斯
新罗西斯克柴电潜艇基地
俄罗斯目前正在黑海建造新罗西斯克柴电潜艇基地,虽然该基地并非完全的水下潜艇基地,但水下部分面积可观,已具备水下潜艇基地的部分功能。
俄前黑海舰队司令伊戈尔·卡萨托诺夫告诉俄罗斯《消息报》,新罗西斯克柴电潜艇基地不仅可以接收舰艇、提供物资技术服务,还可以满足了水下部队的重要需求——潜艇可以从水下出口离开基地而不被发觉。
该基地到今年7月已经接收了3艘编入黑海舰队的636.3型柴电潜艇,全部设施将于年底前交付俄海军。
苏联
巴拉克拉瓦半水下潜艇基地
苏联也曾建造了半水下潜艇基地。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半岛的巴拉克拉瓦潜艇基地终见天日。在这里,所有的道路都被封闭,只剩下了层层大山和神秘的“鬼城”。而在这片大山底下,就隐藏着一座巨大的地下核潜艇基地。
这个占地达770平方公里的潜艇基地依山而建,海底通道可以让核潜艇从山底海水当中直接开进大海。与美方的“岩石站”不同,苏联基地充分利用山体,掏空部分山体,并在山体上大致与海平面相当的位置挖掘洞库,潜艇通过隧道进入山内设施进行停靠、补给和维修。除此之外,巴拉克拉瓦潜艇基地生活配套齐全,足以让3000人生活数年,不惧核打击的威胁。
水下基地怎样练成?
基本条件:出入口在水下
水下潜艇基地的基本设定是:出入口均设置在水下,拥有一个公开的“水下竖井出入口”供潜艇平时进出和日常训练使用,以及若干隐蔽的“备用水下竖井出入口”供战时使用。潜艇将依靠自身能够沉浮的特性在垂直竖井里升降,通过减压隧道和耐压密封门进出地下基地。
每个垂直竖井的顶部均为海平面水压,竖井深度应限制在潜艇工作潜深范围内。考虑到需要工作人员以潜水的形式在竖井和减压隧道内帮助潜艇通过,每个竖井和减压隧道都需安装观察窗和潜水照明监控设备、闸门控制室以及供潜水员使用的减压舱。此外,水下潜艇基地至少需要两个独立的维修区。
技术要领:“核熔岩钻”
奥斯丁的报告对“岩石站”的建设做了详细介绍。首先,在海底挖掘出一个很宽的竖井,将其密封然后抽干海水,从而把它建为下一步挖掘的过渡区域。然后,以零件的方式把隧道挖掘机运入竖井再组装起来,挖出更多的隧道,包括一个专门容纳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的隧道。
报告参考了加拿大新斯科舍州矿井的建设。该矿井深度位于海底以下61米~823米,分布在约194平方公里的区域。
据报道,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正在研究被称为“核熔岩钻”的核动力凿岩设备。目前世界最大的隧道开凿机采用常规动力,但已足以在西雅图下面钻出约3219米长的隧道,宽度能够容纳一艘“俄亥俄级核潜艇”。
战略意图:隐蔽性和安全性
就安全性而言,奥斯丁曾强调,“岩石站”不会受到天气和水流的影响。就隐蔽性而言,他国的卫星、空中侦察设备无法探知基地情况,也无法发现潜艇是否出海,为潜艇隐蔽出航创造了条件。不过,半水下潜艇基地一旦位置被泄露,对手就可以在周边部署各种探测器进行监视。
相比之下,水下潜艇基地则更隐蔽,在茫茫大洋中搜寻潜艇行踪本来就很难,更何况是定位在海面上没有任何暴露特征的水下潜艇基地。
专家认为,依山而建的半水下基地建设成本更低,技术难度更小,因为大部分作业是在水上进行的。而美国提出的水下潜艇基地建设难度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