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小村脱贫记:"精准扶贫"点亮村民致富梦
2016-07-27 16:40:49 来源:未来网 责任编辑:陈玮 孙靖 |
分享到:
|
未来网北京7月27日电(记者 杨佩颖)“他(习近平总书记)很高,有1.83米,我只到他的肩膀。”在施成富、龙德成夫妇的家中,年过7旬的龙德成老人指着当年和习总书记的合影和未来网记者说道,边比划着边开心的笑个不停。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当年总书记走进他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如今,龙德成成了村里的“明星”,前来观光的游客常常找她合影留念。 据他介绍,当年就在他家小院里的一张桌子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 走进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党员示范户家门口贴出的对联格外引人注目:“习主席握手温暖人心,共产党领导福泽万代”,可以想象的到,这是十八洞村村民最真实的心声写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党员示范户家门口贴出的对联。李小军 摄 面对总书记,苗大妈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你” 时光回溯到两年多前的一天,2013年11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地处武陵山区中心地带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察。 沿着狭窄山路辗转后,习近平走进花垣县十八洞村特困户施齐文家。木屋四壁黝黑,一盏节能灯是唯一“电器”。 老人老伴石爬专问:“怎么称呼您?”村主任说:“这是总书记。”习近平握住老人的手询问年纪,听说老人64岁了,他说:“你是大姐。” “当时进村还是狭窄颠簸的泥泞山路。村里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用泥巴和竹篾、木板糊起来的墙壁,一到冬天,就四处漏风。”龙德成的儿子施全友回忆说,寨子里40岁没结婚的单身汉就有20多个,“外面的姑娘根本就不愿意嫁进来嘛!” 低保户施成富家的院子里,也是泥巴满地,凹凸不平,还堆着两三堆牛粪。习近平和村干部、村民代表就是在这里围坐一起,亲切的拉家常、话发展。村民们谈变化、讲困难、道实情,习近平边听边问。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图片来自新华社。 十八洞村位于武陵山腹地,因村内有18个天然溶洞而得名,是一个纯苗族村寨。全村989人,人均耕地0.83亩,2013年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为当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75%,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在座谈中,习近平明确提出,“我们抓扶贫的时候,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订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扶贫攻坚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一个是发展生产,实事求是地讲能抓什么,实实在在地抓起来;一个从公共服务的角度,像这种贫困村,应该给它得到什么保障,切切实实地保障起来;第三个,就是为了下一代做些什么事情。我想,我们现在到2020年以前,把这些事情做实就行。” 从那一刻起,“精准扶贫”从大山飞出,传遍中国。 这个深藏在大山里的苗寨,也随着习总书记的到访考察备受关注。十八洞的村民们备受鼓舞,大大加快了扶贫攻坚的脚步。 |
相关阅读:
- [ 07-26]扶贫“四精准” 脱贫“快又准”
- [ 07-26]保险业“定制”创新产品 助力脱贫攻坚
- [ 07-25]【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临夏康乐县:识贫 扶贫 脱贫
- [ 07-25]脱贫之战,习近平发出总攻令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