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接触高速动车,曾被国外专家“不屑” 从普通工人成长为高速动车组电气调试的高级技工,周勇经历了与中国高铁共同发展的过程。 2004年,中国开始从国外引进高铁技术。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问题,提出“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基本方针。 同年,周勇所在的南车集团(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2015年9月合并为“中国中车”)从日本引进时速200公里高速动车组,那是他第一次见到高速动车。 “受冲击太大了”,周勇说,“那时候开始意识到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他被派去日本学习,直到现在还记得当时外国专家的高傲,“那个模样,就是不屑一顾。请教问题的时候,他们脸上的表情好像在说‘你怎么会问这种东西’”。 为了真正掌握技术,周勇能少睡就少睡,在日本玩儿命地学了一个多月。 周勇在工作室介绍他制作的模型。中新网 邱宇摄 青出于蓝,国外专家给他“鞠了三躬” 2008年,中国高铁技术发展迎来又一个转折点。科技部和铁道部共同签署《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开始自主研发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南车集团CRH380A高速动车组的调试重担落在周勇和他的团队身上。他在车间“蹲”了数月,修订出厚达105页的调试作业要领书,克服了从时速200公里到380公里的技术难题。 2010年,CRH380A高速动车组在京沪高铁联调联试中创造了每小时486.1km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外国专家的态度也有了变化。周勇曾指出国外一款传感器的瑕疵,但对方并不承认。“我把具体参数发给他看,第二天,他发现问题之后,对我后退一步,鞠了三躬”,周勇说,“技术上变强了,别人也开始尊重你。” 2016年7月15日,两辆中国标准动车组以超过420公里的时速在郑徐线上交会而过,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拟运营动车组进行该试验。周勇就坐在车上,“感到非常自信、非常自豪”。(完)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