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哈萨克族老支书 当年是如何做群众工作的 卡弯 · 沙德克老支书参加“塔城的山花开了丰蕴塔城”活动时,从口袋掏出一把口琴,吹奏一曲《歌唱祖国》。 《歌唱祖国》的旋律,令人心头一颤。 卡弯·沙德克端坐着,庄重中显出一些拘谨。郑言江(微信号:xj-talk)是在前不久参加“塔城的山花开了丰蕴塔城”活动时遇到卡弯·沙德克老人的,当提出为他拍照时,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口琴,眼神随即熠熠生辉。口琴声响起,他闭上眼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卡弯·沙德克是在托里县牧区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党员干部,不善言辞,但他会用口琴吹至少五十首老红歌。当年他骑着马走牧区进村子传达党的政策,路上就吹这些歌,也给牧民吹这些歌。 郑言江(微信号:xj-talk)找到这位老支书,对他进行了专访。 卡弯老人退休前是庙儿沟镇萨尔加克村党支部书记。最初他在村里干财务工作,后来当了村长,再后来当了村支书,一干就是15年。 不要一辈子跟在羊后面 回忆起当村支书的情景,卡弯老人说的最多是怎么样让老百姓富起来。 他告诉郑言江(微信号:xj-talk),最早想到的是向牧民推广巴什拜羊改良,巴什拜羊是塔城羊最好的品种。从2000年开始做推广干了10年,他的办法是让上面协调,邀请乌鲁木齐一些大学的专家、畜牧研究所的所长到村里指导。村里因为引进工作做得好,还被评为自治区级优良品种达标村。 谈到定居兴牧这项民生工程,卡弯告诉郑言江(微信号:xj-talk),自从有了这个政策,牧民再不用担心住的地方漏雨了,非常感激党和政府。但最初动员牧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刚开始接到通知,他非常理解这个政策,先从村两委班子内部学习开始。 他带头响应号召,搬进新居。 村里共250户人家,两千多口人,分配好片区、任务以后,村干部每个月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告诉村民“不要天天看着自己手里的几只羊,要到定居兴牧点多学技术,修摩托车、开商店、打工、捡棉花,都可以,不要一辈子跟到羊后面”。 牧民夏天到草场去放牧,冬天住在定居点。现在,村里有学技术工的,有卖牛奶的,卖小羊羔的,致富门路越来越多。在他当支书期间,村民收入翻了一番,每个人一年有一万多元的收入了。 卡弯告诉郑言江(微信号:xj-talk),村民要有更好的眼界,现在又舒服又好的房子住上了,致富门路多了,今后生活才能过得更好。 年轻娃娃成长起来,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卡弯老人对郑言江(微信号:xj-talk)说,他当支部书记的时候,村里只有十一个党员,他开始培养年轻党员,教育年轻一代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现在支部已经有七十多名党员,支部书记就是他培养成长起来的。 尽管已经退休,牧民每年推举他为优秀党员,还是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卡弯经常讲,大家应该多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新的知识。现在村里的双语教育,二十岁以下的孩子普及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出去打工没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