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驶入北京西南五环,经过园博园后,高楼林立的都市景象瞬间变成一栋栋矮小平房,这是一个叫吕村的地方。顺着村里土路往上走到村头,我们就到了北京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吕村变电站。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本期《世相》主人公——方文军,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吕村运维班副班长。2000年中专毕业后,方文军从一名普通变电站值班员到运维能手,扎根在这个不知名的小村落,在基层一干就是16年,用实践诠释了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吕村变电站现共有18个职工,同时兼顾维护周边阎村北、韩村河、榆管营三个变电站,运维工作量大,任务多,且责任重大。 他们的职责主要有日常运行维护工作、检修工作、设备异常及事故处理等工作。日常运维工作包括巡视、测温、检查站内消防安全、检查避雷器放电记数器等约35项工作。检修工作从事前的预案演练到完成操作约25项流程。异常及事故处理一般要求1小时内必须赶到现场。 “我们的工作不能有一点疏忽,老师傅有句话叫:‘手把千斤重、压板连万家’,变电站里的一个手把、一个压板都联系着千家万户,一个很小的疏漏可能使一个地区停电,而一座枢纽变电站停电,可能使半个北京城受到牵连,所以说我们的责任非常重大。” 方文军说。 “责任重大”这是方文军心里一直紧绷着的一根弦,也是他一直以来,不断精益求精地进行技术攻关的不竭动力。 方文军2000年中专毕业来到北京电力公司,从来到变电公司的第一天起,就利用工作之余走资料室进书店,查阅资料,硬啃专业书籍,夯实自己的基础。仅两年时间,他就掌握了变电站值班工作的设备知识、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通过自学,获得了大学本科文凭,取得了高级技师资格。 变电站职工向中国网《世相》记者谈起方文军时说:“他遇到难题有种刨根问底的精神,很能钻研,而且还将研究出来的结果推广到全班,让大家共享他的成果。” 2002年,吕村变电站在工作中要对电容器进行逐个充分放电,方文军发现在放电时电荷放不干净。他带着问题多方查阅资料,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组织班组人员召开分析会,又通过多次尝试,终于找到了答案:电容器工作前必须加装接地线。他将这一案例撰写成论文,同时把这个特殊规定写入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制作了操作提示卡,有效避免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方文军坚持在技术上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目前,有些变电站一次设备引线达1400平方毫米,与之配合使用的临时接地线整体重量很大,挂线时需要两人配合,这样操作不便,倒闸操作时间又长。为了解决220kV大卡口挂地线难题,他研制出临时固定地线装置,在运维试用时,既方便又省时。这一成果,在2014年8月获得国家专利。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于北京市电力公司是一个严峻考验。吕村站全站进行消隐改造。在这关键时候,方文军的母亲得了肝硬化腹水,断断续续10多次住院。他是吕村站的技术员,一刻也离不开岗位。一天操作几百步、熬夜到第二天凌晨是家常便饭。倒闸操作不能有丝毫失误,在岗时必须精神高度集中。忙完工作,又要照顾病榻上的老母,也不能冷淡了新婚的妻子,就是掰成三个人也忙不过来。他硬是撑着,从来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耽误过一项工作。 2013年北京市举行职业技能大赛,其中不乏大学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方文军思路清晰、沉着应战,运用自身平时工作的积累,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每个环节,最终荣获冠军。专家评审团人员说:“很难想象,在有这么多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和大学生选手参赛的情况下,眼前这位80后竟能脱颖而出!” 方文军16年来努力工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得到了同行的认可、组织的肯定,16年的坚守换来的是无上的荣誉。2010年方文军荣获“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技术能手”;2013年荣获“北京市职业技能竞赛变电站值班员冠军”,同年又荣获“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先进工作者’”和“北京市职工高级职业技术能手”;2014年荣获“首都劳动奖章”;2015年荣获“国家电网公司级优秀专家人才后备”。(文/摄 中国网记者 陈维松 焦源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