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兵团第一师十团住村工作组:技术帮扶结出累累硕果

2016-07-03 18:22:39 杨明方 胡仁巴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新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决定,今年在全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改善民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首要任务。记者从28至29日连续两天召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动员大会上获悉,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连续6年开展民生建设年,将7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在了民生上。尤其在过去五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7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2%下降到15%。今年还将确保63万贫困人口脱贫,810个贫困村退出、5个贫困县摘帽。从而,在就业、教育、住房、卫生、社保和路水电气等方面解决了一大批积累多年的突出民生问题,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团结的民心基础、社会基础、群众基础、法制基础、情感基础、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动员大会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紧紧围绕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理念引领、问题引领、实践引领,突出改善民生这个首要任务,突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战略重点,突出依法管理这个基本方略,突出党的领导这个政治保证,在解决深层次突出问题中把民族团结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动员大会决定,今年将针对各族群众多年来反映的突出问题,采取领导干部带头以上率下、加强小学初中双语教材建设、积极推进驻疆企业吸纳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加强儿科医生培养、保护好具有民族特色的喀什高台民居、培养各民族艺术人才、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鼓励使用本民族语言创作等27项举措。

与此同时,动员大会还要求,要把宣传贯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9日通过,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有力抓手,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法制化、规范化。(记者 杨明方 胡仁巴)

4月初,新疆南疆春天虽显荒凉,但万物复苏的脚步依然坚强有力。在漫天的浮沉下,一行行发芽泛绿的青杨驻守在公路两旁,为赶路的人们指引着远处的方向。

“住村干部亚克西!来家里走访我们也没有来得及喝碗茶就走了。今天我特意送来一箱自家种的苹果,想答谢你们!谢谢你们了!”当记者刚刚踏进新疆温宿县共青团管理区托万克佳木村村部大院时,退休多年且已76岁高龄的老支书胡达拜迪·热买提握着兵团党委党校、第一师十团住该村工作组组长王小平的双手,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语。

而在村委大院南面,村民司马义·毛拉吾提正在他自己的23亩红枣地忙碌着……

以前,司马义·毛拉吾提只是种植玉米、麦子等传统农作物。2009年,虽按村委会要求将红枣苗栽种在地里,但疏于管理,而产量与质量一直上不去。

“按科学管理要求,枣树必须要修枝、去丫。”最初当听到兵团技术人员在枣园里的这一席话,司马义·毛拉吾一再坚持认为“枣树就是要自然生长的,枝丫就像孩子的手一样,动弹不得!”

不久,当工作组又组织司马义·毛拉吾和其他村民一同到兵团十团田间地头参观,介绍团部的枣农每亩地最高可收600公斤红枣时,司马义·毛拉吾恍然大悟,突然认识到给枣树修枝嫁接的重要性。

“现在不仅红枣的产量提高了,质量也提上来了,多亏了兵团技术员,不然哪有我现在的好收成!”司马义·毛拉吾如数家珍,细说着住该村工作组如何将抓好科技扶持作为促进民族团结工作的抓手而给自己枣园带来的巨大变化。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年3月11日,经过住村工作组与第一师十团及“十团绿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精心筹备,司马义·毛拉吾和村民们迎来了无偿送来的5000棵蔬菜种苗及专业种植技术的科技扶持。

此次科技扶持,十团不仅提供新鲜、健康的蔬菜种苗,同时还带着专业技术人员来到村里,针对村民提出的关于蔬菜春季温棚种植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并对关键种植节点例如:幼苗入土后水、肥用量和时间点、温棚温度的控制、病虫害的防治、及如何鉴别秧苗发育是否健康等做了详细阐述和现场指导。

“我们团技术人员还计划今年不间断的来实地查看和讲解传授后期配套管理技术,从根本上教会村民科学规范的种植管理。”十团政法委书记武装部部长、工作组副组长贾世春不忘当时给村民发放种苗时的承诺。

“这样的科技扶持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住村工作组联系十团先后为我们村召开地头现场会、建立示范田、投资建立红枣厂、组织村民到十团田间地头参观等一系列的帮扶活动。”村支书记兼主任阿力木·艾拉介绍说,住村工作组经常会与他们商讨,如何通过科技技术帮扶,把民族交流、交往做得更加深入和彻底,打破村民的困局,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拓宽村民致富渠道。

说起村里的民族团结,支部书记兼主任阿力木·艾拉再次给记者描述起在今年的3月8日,村支部与住村工作组以庆祝“三八”妇女节为契机,联合开展的以本村为主,邀请周边村队一起成功举办的一场以“基层维汉农民相互交流、交往”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虽然条件有限,没有太多的服装、道具、和宽阔的场地,但村民们表演起来却都非常认真和努力。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深深的感染了村民们,一张张质朴的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

表演期间频频有村民上台为表演的维吾尔族、汉族演员献上礼物,有简单而富有维吾尔族特色的小花帽、丝巾,也有深情地拥抱和竖起的大拇指。这样的场面不经让在场的人感受到维吾尔族和汉族一家亲。

“活动历时近5个小时,不仅有维吾尔族、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传统舞蹈,还有形式新颖多样、内容丰富的节目和村民喜爱的斗羊、斗鸡、拔河等娱乐活动。”阿力木·艾拉说。

“我们对此次活动成功举办感到高兴之余,也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压力。如何尽全力做好每一项工作,在帮助群众创业、致富的同时,多出点子,多想办法充实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从点滴小事上为南疆的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住村工作组组长王小平说。

住村工作组的技术帮扶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感谢,住村工作组也在住村过程中与村民结下了深厚情谊。现在,在住村工作组的技术帮扶下,托万克佳木村村民的种植技术、种植理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红枣产量得到显著的提高。林果业面积由2007年的2510亩,增加到现在的6180亩,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0126元,比2007年增加了4918元,村民们都住上了安居富民房,用上了洁净的天然气,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记者 杨明方 胡仁巴)

托甫汗村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温宿镇的一个民汉合居村,也是远近闻名的民族和睦村。“我们村20多年没有发生一起治安事件,没有一次民汉纠纷,村民之间团结互助,全村呈现安宁、祥和幸福的面貌,大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见到记者,托甫汗村党支部书记吐尔逊·艾肯木拍着胸脯自豪地说。

“黄金搭档”,赢得信赖

吐尔逊·艾肯木今年42岁,是土生土长的托甫汗村人,自1995年当选为党支部书记后任职至今。“我们村有89户村民,其中维吾尔族51户,汉族38户。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不分彼此。”

吐尔逊·艾肯木17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当时正值麦子成熟的季节,看着家里即将丰收的十多亩小麦,母亲急得掉下了眼泪。这时,张中德拿着镰刀进入了他家麦田,一连三天割完了麦子。

“我一直忘不掉这件事。当时我们家与张中德并不熟悉,而且张中德不会说维吾尔语,我们也不会说汉语。大家只能通过手势进行简单交流。”吐尔逊·艾肯木说,从那以后,两家人成了朋友,并来往至今。

托甫汗村是温宿县105个行政村中唯一一个民汉领导班子搭配的村,维吾尔族村党支部书记吐尔逊·艾肯木搭档汉族村委会主任赵尊锁。

1994年,赵尊锁于从河南省驻马店市来到托甫汗村。他主动和维吾尔族村民交往,帮这家干点农活,帮那家修个院墙。谁家的牲畜丢失了,他就连夜帮着去找。时间久了,村民们都知道了他是热心肠。

“老赵,亚克西!”村民们称赞。

在村民们的支持下,赵尊锁在托甫汗村盖了房子,落了户。他常说,“做人要懂得感恩,俺要报答乡亲们的恩情。”

赵尊锁脑子活,又肯吃苦,村民们都很信服他。在1995年进行的村委会班子选举中,赵尊锁被大家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如今,他已连任了四届。多年来,他始终操着一口乡音,以至于和他“搭班子”的吐尔逊·艾肯木说汉语有时也带河南腔。

吐尔逊·艾肯木与赵尊锁这对“黄金搭档”为托甫汗村带来了福音。多年来,两人从未发生过争执,更没有出现偏袒哪个民族的情况。村民收入连年增长。2015年,人均年收入达15200元,名列地区前列。

“汉族村民都说我比老赵好,维吾尔族村民都说老赵比我好。”吐尔逊·艾肯木笑着说。

相互帮助,共同致富

“虽然我们村是民汉合居的一个村,但是村民之间没有太强的民族观念,大家不分彼此。”吐尔逊·艾肯木说,“我常常对村民讲,我们所居住的这个村,就是一个大家庭,不能分你我,相互帮助才能共同致富。”

2003年8月,村民托乎提·尼亚孜女儿发高烧,村内没有就医点,离城又远。赵尊锁知道情况后,二话没说,用自家的农用车把孩子送到了20多公里远的县医院,又垫付了1500元医药费,足足折腾了一夜,孩子终于脱离危险。

为了增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拉近彼此之间距离,赵尊锁动员鼓励汉族群众帮维吾尔族群众抓好农业生产,维吾尔族群众帮助汉族群众抓好畜牧养殖,大家相互结对子,互帮互助,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全村面貌也不断发生变化。

70岁的原村委会主任卡德尔·克然木对托甫汗村的变化最有发言权。

老人说,汉族村民来到托甫汗村后,把大片的荒地变成了绿油油的水稻田,重要的是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水稻产量提高了很多,林果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大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1991年我刚来托甫汗村时一无所有,维吾尔族村民们就把自家的犁、牛、拖拉机借给我用,看到我家的水稻秧苗不够,他们把自家秧苗给我。”村民万国德回忆这些年来,维吾尔族乡亲们帮他的点点滴滴,很感慨。

“我们从内地刚来的时候,当地村民给了我们很大帮助。”袁勇告诉记者,当时他家盖房子,钱不够,艾尔西丁·阿不杜热依木给他拉了120车砂石料都没要钱。等自己有钱了要给点钱时,艾尔西丁坚决不肯收:“乡里乡亲的帮点忙,钱就算了。”

托甫汗村有耕地1240亩。为了促进汉族村民与维吾尔族村民互帮互助,大家共同发展、共同致富,村委会在当年分地的时候有意穿插分地,每户田地都是“维汉”相邻。耕地实行穿插分地方式,都是“维汉”相邻。既是为了公平,又便于互相学习、帮助。

“我家地的旁边就是艾尔西丁的田地。每天我们两家都互相看,看谁家苗长得好、谁家地里的草少、谁家的产量高。‘攀比’的同时,总结出经验,地种得一年比一年好。彼此也成了非常要好的邻居。”袁勇告诉记者。

互学语言,融洽相处

如今,在托甫汗村,互相学语言已是一种时尚。汉族村民们几乎都可以用维吾尔语对话,而维吾尔族村民们都会说汉语,有的连河南、四川等家乡话也听得懂。

村里不管谁家办喜事,不用邀请就会前来祝贺。吐尔逊·艾肯木清晰地记得,他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结婚时,赵尊锁和全村人都来参加,“大家一边吃着抓饭,一边喝着大碗酒,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赵尊锁已经记不清参加过多少家的红白喜事,但他却非常肯定:“只要在,一家都没有落下。”

谁家的水果熟了,只要招呼一声,大家就会一起采摘;谁家要是有了困难,大家都会帮一把;谁掌握了好的种植、养殖技术,也会分享给大伙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团结得就像一家人一样。”赵尊锁说。

维吾尔村民购买农药时,会让汉族村民写需要购买的农药单子。每到打药时,汉族村民都会主动到地头去帮助维吾尔族村民兑药。水稻插秧、收割时,维吾尔族村民又会主动帮人手少的汉族村民。

“村里一年四季没闲人,大家忙着挣钱。地里的活干完了,就出去打工。”赵尊锁说,“现在,村民们都在互相比,比谁的日子过得好。”(记者 杨明方 韩立群)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