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2015中央财政收支平衡 下半年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

2016-06-29 20:34:56 李哲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李霖 孙靖  
分享到:

2015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267.19亿元,为预算的100.1%,增长7.1%。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639.66亿元,完成预算的99%,增长8.4%。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今日向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作了“2015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11200亿元,与预算持平。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106599.59亿元,控制在国债余额限额以内。

税收收入未完成预算目标

与2014年相比,去年我国的中央财政收入增长了7.1%。虽然收入总体实现增长,但税收收入仍然出现了下滑。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5年,中央财政税收收入为62260.27亿元,为预算的95.8%。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三项合计15094.19亿元,仅完成预算的82.5%,与2014年相比,该项税收的降幅达到了12.6%。对此,楼继伟认为,“主要原因是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下行、进口额大幅下降。”

税收下降幅度排名第二的是车辆购置税,该项税收完成2792.56亿元,为预算的88.1%。楼继伟认为:“主要是因为汽车销售量增长低于预期,并且从2015年10月1日起对1.6升及以下排量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度中央财政非税收入大幅增加,实现7006.92亿元,为预算的164.1%,其原因在于部分金融机构及中央企业上缴利润的增加。

在支出方面,各项指标与预算基本持平,其中,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合计53.73亿元,为预算的85%,与2014年相比下降了8.6%。据楼继伟介绍,“三公”经费支出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因公出国(境)经费的减少。

预算制度更加科学

“2015年是实施新预算法的第一年。我们严格落实预算法各项要求,着力提高积极财政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楼继伟说。

预算公开更加透明。据楼继伟介绍,2015年,政府支出预决算细化公开到项级科目,中央部门预决算基本支出公开到经济分类款级科目,并首次公开了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分地区预算。

政府预算体系进一步完善。将地方教育附加等11个项目由政府性基金预算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建立中央对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机制,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提高至16%。

大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政府花钱要增强效率意识,据统计,2015年有157个中央部门开展了绩效评价试点。记者获悉,部分重点民生政策和重大专项的绩效评价报告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下半年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

据统计,今年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880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78亿元,同比增长0.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528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0220亿元,同比增长3.8%。然而,楼继伟坦言:“从目前情况看,后期全国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实现全年预算目标需要付出较大努力。”

楼继伟介绍,为了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财政部将把下半年的工作重点放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增强企业发展动力。有序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帮助地方减轻利息负担,腾出资金补短板。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支持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规范推广运用PPP模式,着力推进PPP立法,用好1800亿元引导基金,促进更多项目落地。

二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密切跟踪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运行情况,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及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落实中央和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保持现有财力格局总体稳定,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出台改革指导意见,并选取部分领域率先启动改革试点。

三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预算管理。抓紧修订出台预算法实施条例。加强财政收入管理,依法实施税收征管。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强化预算执行主体的责任,推动资金尽快到位、政策尽快落实、项目尽快落地。

四是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监督,所有政府债务都要分类纳入预算,定期向社会公开债务限额、举借、使用、偿还等情况,主动接受本级人大和社会监督。地方政府只能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方式举债和为外债转贷提供担保,除此之外不得以任何方式举债,也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哲)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