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以供给侧改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016-06-27 16:48:24  来源:中国环境报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分享到:

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供给侧改革战略任务

坚持做加法,补短板、强产品,扩大有效供给。可以说,生态产品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以生态产品品种多样、服务品质提升为导向,增加清洁空气、洁净饮水等优质生态产品和生态质量的有效供给。同时使绿色消费向节能节水器具、绿色家电等有利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商品和服务拓展。从根本上说,要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战略指导思想,持续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持续推进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扩大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生态产品供给创造更大的时空环境。

坚持做减法,去产能、调结构,减少无效供给。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化解产能过剩。供给结构不改善,就必须加大生产要素投入,进而降低经济的运行效率,造成需求不足,浪费严重,资源环境难以承受。坚持做减法,要抑制旧产业、旧业态的供给需求,加快资源从传统三高两低行业的退出速度,要主动承受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阵痛。

坚持做乘法,增要素、提效率,矫正要素配置扭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些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作为生产力内在属性的重要地位,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两个科学论断为根本遵循。要善于做乘法,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的要素,不断为优质生态产品的持续供给提供自然生态系统空间,培育经济增长的乘数因子,使生态环境供给侧改革发挥倍数效应,使新产业以几何式增长推动经济发展。

坚持做除法,禁红线、强保障,寻求最大公约数。维护我国生态环境空间的整体功效和系统安全,生态红线划定既是底线,也是上限。要从供给侧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出发,着眼于发挥制度供给保障优势,继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并完善自然资源用途管制、资源有偿使用等制度,增强自然生态服务功能区整体建设,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明确资源保护主体和责任,避免公地悲剧,确保自然生态系统休养生息。

抓住生态文明建设供给侧改革重点难点

集中力量优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现在,人民群众对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的渴望越来越强烈。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着力推进颗粒物污染防治,着力推进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集中力量优先解决空气、饮用水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是十分迫切和重大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以供给侧改革促空气质量、水质量和土壤质量全面提升,要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即要出台的“土十条”,推动重点难点问题优先解决。

重在培育绿色发展的市场内生机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原则性问题。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内生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府的作用重在“管好”,通过制度改革、政策安排来解决生产侧或供给侧的矛盾和问题。当前大批绿色制造工程,如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生产,以及在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污染治理、循环利用等重要环节产生示范效应和深远影响的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兴起和实践,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家的创业热情和绿色产业的内生动力。

大力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建设生态文明,正在形成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的生态文化。精准发力生态文明建设供给侧改革,必须从供给侧的视角,凝民心、聚民智、集民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低碳、生态、便利、适宜的多样性物质供给和崇尚科学、艺术、心性、内省、审美等的多层次精神供给。如积极推进绿色消费革命,引导绿色饮食、鼓励绿色居住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供给侧改革,是党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战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就近期目标而言,党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所蕴涵的总体目标、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等,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命、价值诉求和基本路径等具有双重叠加性和高度竞合性。可以预见,生态文明建设供给侧改革将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给力绿色发展的观测点、着力点和发力点。

作者系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