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11平方米过道可落户上学? 警方尚未对落户问题表态

2016-06-23 07:39:41 邢颖 屈畅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近日,一家二手房中介网站上,一处大杂院过道被标为学区房,11平方米的过道售价150万,并声称买家可以落户在该过道并获得附近小学的入学资格。多位院子所在胡同的居民表示,该地区的过道确实有独立的房产证,可以买卖。一位房屋中介人员表示,“过道房”在当地并不罕见,自己曾经帮忙卖出过一处“过道房”,并成功办理了落户和入学手续。但是“过道房”能否落户,相关负责部门对此尚未给出回应。

事件

“过道学区房”标价150万

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一家二手房中介网站上发现,一些北京平房大杂院内的过道被中介标为学区房资源,其中位于西城区大耳胡同的一处面积为10.9平方米的大杂院过道标价150万元。网站称,该过道所属的院子属于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前门分校学区范围,购买此处房产可以获得进入实验一小前门分校的入学资格。

昨天下午,北青报记者根据网站上提供的地址,来到中介网站上声称将要出售过道的院子。北青报记者看到,该院子只有一个供居民进出的过道,该过道与中介网站提供的照片一致,大约2米宽,5米长,虽然有顶棚,但是并不足以遮风避雨,没办法居住,一些该院子的居民将自行车和摩托车停在该过道。

一位该院的居民告诉北青报记者,该过道是有房产证的,不但这里有,附近地区属于“私房”性质的院子过道都有房产证,具备交易资格。

为什么人来人往的过道会有房产证呢?一位居住在大耳胡同的陈先生透露,过道也有房产证是以前“析产”的结果,“早年间老人有一个院子,后来分给子女们,有的人有了房子,有的人就分到了过道。所以这些过道也就有了房产证。”

中介

“有房本,肯定能落户上学”

北青报记者在前门地区一些胡同调查发现,确实有多位居民表示,知道周边有居民持有院子过道的房产证。一位居民表示,这些过道的房产证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办下来了。但一些居民表示,之前并没听说过这些走道属于能够买卖的房屋。

昨日,北青报记者以想要购买过道学区房落户上学为由向附近的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咨询。据该中介公司的任先生介绍,大耳胡同的房子因为属于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的划片区,所以很受欢迎,经常有人来咨询,但其实很多房主并不知道过道也是可以卖的。“去年年底,我亲自负责卖出过一个位于景山附近的过道,当时就办好了过户手续,那家人的孩子后来也获得了附近学校的入学资格。类似的‘过道房’我同事们也卖出过,都能落户上学。”

但任先生坦言,由于过道的位置基本是院子的唯一出入口,买下房子后只适合用来获取入学资格,不能搭建任何建筑,以防造成邻里矛盾。当北青报记者质疑平房过道能否落户和上学的问题时,任先生表示,“过道房”“有房本,手续齐全”,法律上没有障碍。据他称,对于有多个产权者的房子,房本上会以百分比的形式写明每个人的所有权,“别看没办法住人,但在“过道房”房本中,用途一栏写的是住宅”。

疑问

“过道房”能否落户待解

这样的“过道房”真的能帮孩子“直升”名校?北京市东城区一家知名小学的王校长说,学校检查学生入学资格时,会要求家长提供学校入学服务范围内房产证复印件,学校会确认房产证的持证人是否是学生的直系亲属。但王校长说,房产证只要属于住宅,就满足要求,不会去考察学生是否真的在该房屋内居住。

根据北京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适龄儿童办理入学登记审核所需的材料除了《学龄人口信息采集表》之外,还需要适龄儿童全家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以及学校服务片内适龄儿童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持有的家庭实际居住地证明原件。西城区教委的工作人员表示,学生家庭所有的资料如户口簿和房产证等能否满足入学条件,主要是看家庭能否在当地落户,而落户问题主要由公安机关负责。

对于“过道房”是否能够落户,公安机关尚未回应。

针对派出所在办理落户时实地考察房子,如果发现买的是不能居住的过道怎么办?前述中介公司的任先生称,房本上写的地址是过道所在院子的名字,不会精确到具体要落户的是哪间房子和哪个过道。他再三强调:“我能保证这房子能落户,并且此前的房主户口簿上没有上学的适龄儿童,因此能保证肯定有入学名额。”任先生还向北青报记者展示了一处已经出售的“过道房”房产证上的户型图,在这幅标有整个院子格局的图中,实际为过道的位置显示为一处实线的“住房”。

文/本报记者 邢颖 屈畅 摄影/本报记者 屈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