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引发社会热议。 “工匠精神”是一种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如今,中国的发展已开始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升至“中国创造”,因此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为此,千龙网从2016年4月起发掘寻找“中国工匠”,推出行业精英的系列报道。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导读:中山装承载着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符号之一。庄重,大方。甚至有政协提案建议将中山装作为国家正式礼服。一针一线总关情,量裁,衣领,衣兜,衣袖,无不考究。高黎明就是一位中山装制作大师,已为上百位中外国家领导人提供制装服务。 按约定时间见到高黎明的时候,他刚从车间匆匆赶来。全国劳动模范、中华传统技能大师、为国家领导人制装的“全国最高端裁缝”……尽管披着这些光环,高黎明如今还是花大把时间泡在车间里,把几十年精湛手艺付诸一针一线。 想当裁缝的电梯工 刚入行时,高黎明的工作与服装毫不相干。1981年从部队退伍后,他被分配到北京红都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红都)的后勤部门,负责开电梯。上上下下的过程中,高黎明有时候看到学徒们把做好的衣服整齐地挂在工作室内,特别漂亮,心里觉得羡慕,开始向往成为一名裁缝。 当时,红都著名服装技师田阿桐的工作室设在四楼,因为年纪大,田师傅常常乘坐电梯,一来二去,高黎明和他熟悉起来。闲聊时,田师傅建议他趁年轻,有机会到车间锻炼锻炼。高黎明的想法也十分简单,“只想多学门技术”。 一个没有任何制衣基础的电梯工人,能当好裁缝吗?高黎明提出申请时,领导也犯了难,车间实行计件工资,他调过去从零学起,收入肯定要受影响,留在后勤则是旱涝保收。不过,在高黎明的再三请求下,他终于如愿调到了流水车间。 在制装领域,中山装、西装上衣工艺最为复杂,裤子则相对简单。高黎明从最简单的窝裤脚、缝扣子做起。为了抓紧补上自己基础的不足,中午其他人休息,他就偷偷练手艺,进步十分迅速,短短半年,就再次被调到技术含量高一些的小流水车间。 每年,田阿桐工作室会到各个车间抽一两个技术拔尖儿的人培训,做西服、大衣、中山装等等,培训结束后再回到原来的车间当主任或者技术骨干。当时,田师傅负责为国家领导人制装,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毛主席像中,那件中山装就出自他之手。跟着田师傅学习,是不少人的愿望。 在小流水车间工作了十个月,高黎明成为幸运儿,来到了田阿桐工作室,依然负责制作裤子。“那时候总有种自卑感,总是做裤子,技术含量太低,就盼着什么时候能做上衣。”1990年前后,在一次考试中,高黎明夺魁,如愿以偿留在了田师傅身边,正式成了他的徒弟,不仅开始制作上衣,也开始学习量体和裁剪。 在高黎明手中,一块布料经过裁剪,很快就要变成精美的成衣。千龙网记者 马文娟摄 盯着衣服数小时只为挑错 从那时候起,高黎明也跟着师傅开始了为国家领导人服务的工作。 回忆起第一次单独给国家领导人制装的经历,高黎明说,量体时自己手都在哆嗦,心里特别紧张。但领导非常和善,主动跟他聊天。高黎明问清楚这件衣服要穿到哪个国家去、需要在哪些场合穿、那里的气候怎么样,然后推荐了适合的面料,顺利完成了这次任务。 2009年,建国60周年的国庆阅兵式上,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所穿的中山装,就是由高黎明制作的。当年7月中旬,他刚接到这项任务时琢磨了很久:“这个任务太重要了,阅兵的时候领导要面对那么多镜头,衣服一旦哪里有缺陷就会特别明显,所以不能有丝毫马虎。尺寸必须特别合体,严丝合缝。” 中山装需要根据穿着者的脸型、体型来调整衣领的宽窄、口袋的大小。人们常说“领袖”,对衣服来说,这两个部位最关键,只要衣领和衣袖不出问题,那其他部位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田阿桐为毛主席制装时,就设计了大的尖领。而高黎明为胡锦涛同志设计时进行了改变,衣领为直角,宽度变窄,介于毛氏中山装与普通中山装之间。 在制作时,衣兜盖覆了双层胶衬,即可保持挺括又能避免死板;裁剪方式也有所创新,保证衣角不外分。为了达到最好效果,高黎明常常对着衣服一坐就是两小时,只为挑毛病。因为阅兵时领导人会有挥手等动作,仅衣领就改了好几版,经过特殊处理,避免出现系上扣子后领子上下走的问题。 阅兵当天,高黎明特别注意到,胡锦涛同志穿着这件中山装挥手的时候,衣领始终是齐的,一颗心这才放下。 迄今,高黎明已经为上百位中外国家领导人服务过,许多外国元首也穿过他制作的服装。这些任务,既是荣誉,也是责任。因为对方要求什么时候取就要什么时候完成,高黎明常常需要加班加点。 有一次,中非共和国总统率领代表团来中国访问,只停留三天,我国准备送给总统和夫人各一套服装。结果,这项礼物也受到了随行的几位部长的青睐,各要了一套。当时,高黎明接到通知,晚上9点钓鱼台晚宴后为客人量体,但实际上,晚宴结束已是12点左右,他结束工作回到单位时已经凌晨2点。由于时间紧迫,第二天就要赶工制作西装。最终,在代表团离开前将礼物送到了中非共和国总统手上。 |
相关阅读:
- [ 06-02]成都痴迷旗袍的“90后”小裁缝
- [ 04-28]郑州高校女裁缝为贫困生免费缝补14年
- [ 04-20]【图刊】老裁缝的“洋服”情怀
- [ 03-16]福州“绣花男人”走裁缝之路:衣服要有生活味儿
- [ 12-21]“小裁缝”变身“大老板”——残疾人吴广海的创业故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