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文化 > 正文

繁荣中华文化 实现民族复兴

2016-06-17 19:21:40 李义虎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邢晓宇   我来说两句

李义虎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多次对中华文化复兴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极为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十分丰富的精神内涵,也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需要伴随国家总体战略的重大调整来加以理解。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与中华文化复兴的内在联系

中华文化是推动中国崛起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心理支撑,中华文化复兴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要素。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孔府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更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谈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这明确、有力和系统地阐述了中华民族复兴与中华文化复兴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生生不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杰出贡献,正是立基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复兴。在中国崛起的重要历史节点,更需要强调经济崛起与文化复兴相互促进和有效互动的重要性。中国要成为世界量级的大国、强国,不仅要在经济上崛起,更要在文化上崛起,也就是文化复兴。如果仅仅是经济发展速度快、物质充裕,但精神匮乏、灵魂空虚,那对一个民族来讲并不是一件好事。从准确、完整的意义上讲,中华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基础性的、根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崛起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崛起,也不仅仅是物质性的飞跃;而是经济与文化、物质与精神、体量与心理的全面跃迁发展。也正因此,唯有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双轮驱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全面推进、实至名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这一论断发表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就是在经济上已经崛起的重要时间节点,应该说具有深刻的时代含义,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GDP水平上,中国与美国的距离在缩小,但消除这段距离的时间长了,就会滋长一些问题:或者是膨胀起赶超美国的大跃进心理,或者是满足现状的惰性心理,也许还会有某种自我欣赏的土豪心理。毋庸置疑,这里面都有一个文化的问题。如果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和经过复兴的中华文化,仅仅沉醉于物质性的繁荣;或者如果仅仅有一些裹上“国学”外衣的“心灵鸡汤式”文化,那么处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位置上的中国,就可能出现民族性格和民族性的极大偏差,使自己的崛起成为一种历史上少有的畸形崛起,而这种崛起弄不好会跌落下来。尤其是,在中国将起未起,将强未强之时,更是如此。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时刻重视文化复兴问题,强调“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就等于给我们提出了一道历史性的课题,必须给中国崛起注入文化的内涵,必须使中国崛起成为文化上的崛起和复兴。由此,就需要大力推动中华文化的复兴。

中华文化

与世界文化的辩证关系

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还有一个处理好与世界文化、与各国文化的关系问题。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进程中,我们还要努力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共同繁荣。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各国文化都对人类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也以多样形式为世界文化注入了丰富内涵,并在整体上形成了多元多彩的景观。“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中华文化,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中华文化复兴既有自身内在发展的动力,又有世界文化共同发展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013年,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这种价值追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立足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014年9月,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大会时再次提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并深刻论述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共处的原则,这就是“三个要”:“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和“要正确进行文明学习互鉴”。

当然,正确认识、有效把握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辩证关系,是形成现代化世界观的重要前提,也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对此,习近平强调,当代人类面临着许多难题,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特别是,以不同文明、多元文化的平等包容、相互借鉴为基础,可以为构建全球共同家园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精神支撑,可以为构筑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供心理支持。

总之,中国要成为世界级大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财富,推动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同时,中国文化也要注重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和文明成果,彼此抱着尊重、欣赏、学习的态度,注意吸收、接纳他人的长处。这是一个真正的世界级大国应有的文化心态和境界。

中华文化复兴

与两岸文化整合的天然联结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是全体中国人的梦。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命运与共,这句话带有血缘文化层面的天然含义,也是社会关系的根本体现。无论是大陆的中国人,还是台湾的中国人,抑或是其他地方的中国人,都继承了共同的精神基因——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内化为民族的品格。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认清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汇集两岸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