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报道:“校园贷”频频被曝光,有报道称,一些女学生被要求交一张手持身份证的裸照,一旦贷款不能及时还清,贷款平台就会以公布裸照相威胁。在合肥某高校读书的小光(化名)则遭遇另一种“校园贷”,本想找份兼职帮家里减轻负担,却背上了一身债。 今年5月底,他在三孝口“卓学教育”找兼职,工作人员帮他们从第三方贷款平台贷了1万元,其中8000元作为培训费用被划走,其余2000元只有在3年每月按时还376.76元月供的基础上才能返还。细算下来,这笔贷款年利息达21%,直逼国家规定的高利贷红线。记者从三孝口市场监管所了解,经调查,“卓学教育”无办学资质。 [爆料者:合肥某高校男生小光] “卓学教育”邀请大学生兼职 小光告诉记者,今年5月底,他们接到“卓学教育”的邀请电话。次日面试中,对方声称培训机构正和教育局合作搞一个“阳光工程”,要到各大中专院校开办讲座,需要招聘布置会场的兼职学生。“他们说,如果到本科院校布置会场,兼职费用每人每天100元,到专科院校每天80元。”想兼职的小光有些心动了。 随后,“卓学教育”的一位“老师”对几名学生进行了一番培训,“跟我们说了一些人生道理,讲大学期间不锻炼就会能力不足之类的。”小光将之称作“洗脑”。 每个学生稀里糊涂贷款1万元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培训课程不是白上的。“卓学教育的老师说培训费不用一次性付清,我们只需每月还款376.76元就行了。”小光回忆,“他们说每月给我们4次兼职的机会,足以还清这笔钱。”小光心里盘算,即便每次兼职费只有80元,每月4次的报酬也够还款了。 5月29日,小光等人再次来到这家培训机构,一位李老师指挥他们办理贷款业务。“他让我们交了身份证以及一张没有钱的银行卡,再办一个和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号码,银行卡密码也被培训机构老师要去了。”小光说,那位老师特别强调,交的银行卡里一定要没有钱,这让他们产生了错觉,觉得给了密码也不会带来什么麻烦。 年利息21%逼近高利贷红线 贷款总额1万元,小光说,这是培训机构帮他们从第三方贷款平台贷到的。这1万元分成两部分,其中8000元作为学费被培训机构直接划走,另外2000元钱3年之后返还。不过拿到2000元钱有一个苛刻的前提:“就是36个月里,每月准时还清376.76元月供,一旦有拖延就拿不到这钱了。” 事后小光算了一笔账,这笔贷款的年利息达到了21%,直逼国家规定的24%的高利贷年利息红线。“1万元3年的利息达到了3560元。”小光等人后悔了,“这对我们学生来说就是高利贷啊。” 后来小光又听说,已有其他院校的很多学生来兼职,也被卷进了贷款旋涡。“后来每次兼职费用也没有像之前宣称的那样高,只有四五十元一次。”另一位学生告诉记者,按照这样的报酬,他们很难按月足额还贷。“还有学生因为拖延还款期限,被贷款平台打电话催债。” [受访者:三孝口市场监督管理所] 帮学生挽回七八万元损失 小光等人将遭遇投诉到合肥市庐阳区三孝口市场监督管理所。在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帮助下,“卓学教育”向小光等5人退了一部分费用。 6月13日,记者从三孝口市场监管所了解,除了小光等5人,去年至今他们已经接到约10名学生投诉,目前已帮助这些学生挽回七八万元损失。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学生,一定要去具备教育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千万不要将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透露给对方。 该所工作人员介绍,“卓学教育”虽然办理了从事教育咨询等营业范围的工商执照,但尚无教育资质证书,属无证办学。 记者联系上庐阳区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建议大学生,遇到无证办学机构可直接向该局社管办投诉。 [受访者:“卓学教育”王老师] 学生们是自愿从第三方贷款 6月14日,记者联系了这家“卓学教育”。一位王老师解释说,这些学生是从第三方贷的款,属于学生自愿,并非强买强卖。他们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只提到响应安徽省就业办号召,并未宣称是和教育局合作。王老师还说,接到学生的反映后,他们积极配合辖区市场监管部门,给这些同学办理了退费。 记者问及该机构有无培训办学资质,该工作人员称不清楚,需向领导请示才能作出回复。截至记者发稿时,并未得到“卓学教育”的解释回应。 |
相关阅读:
- [ 06-16]又一校园贷现身“兼职贷”年利息21%直逼高利贷
- [ 06-15]校园贷乱象也应重视问题学生
- [ 06-14]“校园贷”乱象调查:千元“贷款”滚成万元“欠款”
- [ 05-31]校园贷平台走出校园 机构争抢场景融资
- [ 05-31]借钱虽简单风险可不小 “校园贷”法律监管滞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