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嫦娥四号将去月球南极
2016-06-09 22:02:30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国际合作探索深空 刘彤杰介绍,嫦娥四号还将开展国际合作,搭载三个以外方为主研制的探测器。 “这是探月工程在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导下,与国外开展的深度友好合作。可使中国工程师和科学家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共享科学数据,共同开展科学研究,还可以扩大中国航天的影响力,是双赢的合作。”刘彤杰说。 这三个国际合作的载荷包括将搭载在中继星上的荷兰低频射电频谱仪。它将与位于地球上荷兰境内的LOFAR低频天文阵列等地面天文观测设施联合,首次开展43至46万公里基线的地月空间VLBI射电干涉测量实验,还将与着陆器上中方研制的低频射电频谱仪之间形成干涉测量。 “中荷低频射电频谱仪有望对来自宇宙黑暗时代和黎明时期的21厘米氢谱线辐射进行探测,研究在宇宙大爆炸后的几千万年到一两亿年间,宇宙如何摆脱黑暗,点亮了第一颗恒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说。 此外,嫦娥四号的月球车上将携带瑞典的中性原子探测仪。专家说,这一研究对于解决太阳风与月表相互作用机制、月表逃逸层的形成和维持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将安装在着陆器上的德国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能探测着陆区的辐射剂量,为未来的载人登月航天员的危险度进行前期评估,提供相应辐射防护的依据。 中国公众参与探月 为激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热情,中国国家航天局于今年年初面向全国大、中学生和科技爱好者,征集创新性突出、科普效果好,可在着陆器、巡视器和中继卫星上用于探测活动、科学实验或技术试验的载荷创意。 刘彤杰说,这一活动共收到投稿257份,初选了20项,通过网上投票和专家评选,从中评出了3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和10个三等奖,预计在9月全国科普日公布。 在中国国家航天局的“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上可以看到,入围的20项作品中,月球微型循环生态系统、深层土壤温度探测装置、基于月壤的3D打印技术验证以及“月宫八音盒”--月球背面的传声实验设备等作品网络得票较高。 “评选是根据创意,但最后能否真正上月球还要根据工程可行性,我们力争最终选出一到两个项目带上月球。”刘彤杰说。 |
相关阅读:
- [ 06-06]人类抗癌进入个体化精确疗法时代
- [ 06-04]习近平的人文科技观:双翼齐飞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 [ 06-04]砥砺前行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 [ 06-04]天津大学团队参与人类基因组编写计划前期讨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