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维和女兵南苏丹巡逻:轮流站岗 半夜遇枪战
2016-06-06 07:06:4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记者:你们自身的防护是什么? 王佩:联合国一片废旧的营地,一个大概两米高的网箱。 记者:你们自身的防护有什么? 王佩:随身带的武器,加上突击车和步战车上面,带了一些武器。 记者:留了多少人在营地里面? 王佩:40人左右。 就在王佩他们留守的第一个夜里,突然爆发激烈枪战。 王佩:然后当天晚上,因为我们都住在帐篷,住帐篷晚上怕不方便,轮流在站岗,凌晨四点多的时候,有一个女兵在站岗,然后她们听到外面,响一声。 记者:什么声? 王佩:应该是四零火箭筒,炸了一声,听到这个声音之后,第一反应感觉就是,可能有事情发生了,然后就趴到那个,我们是打的地铺,趴到那个窗户上,帐篷的窗户上去看,天上就是跟流星雨一样,曳光弹到处在飞 记者:你当时心里的反应紧张吗,恐惧吗? 王佩:第一反应应该是有点蒙,不是说紧张恐惧,回头再去想,可能有点后怕,但是当时没有这种感觉。 记者:什么叫蒙? 王佩:你愣了一会,你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然后这个时候,对讲机里面就开始喊,可能外面交火了。 这一次,维和步兵营遭遇的是实战,这是他们在国内的和平环境里从来没有经历过的。 王佩:然后我们的反应,因为在野战状况下我们的装具枪支,都是在我们的身边,第一反应赶紧披带装具,然后进行安全转移,我自己穿的。 记者:你们能去哪儿,这不是已经是很安全的地方了吗? 王佩:因为它是一个网箱,你要进行防护,你肯定是贴近这个墙边的时候,它是比较安全的,你这个弹打过来的话,它还有大概几十公分的,一个墙的厚度土的厚度,可能不一定能打穿。 枪炮声不断响起的同时,在外继续执行长途巡逻任务的杨钊也得到信息。当时他刚刚到达摩罗,据临时行动基地120公里。 记者:你怎么问? 杨钊:第一句话就是,什么事,那边人跟我说打仗了,自己的感觉内心里面,稍微颤抖了一下,我说和谁打,说不清楚,现在我们营地的外围,全是枪炮声。 王佩:我们能做的就是,只是说在当时安全守卫住,联合国的这个营地,临时营地不能被别人去侵占,或者是被别人去冒犯。 这次枪战持续了半小时,之后转入平静。考虑到临时行动基地的防护功能并不强大。杨钊带着长巡分队连续行军八小时回到了临时行动基地。到达后,他迅速和当地政府军指挥官进行沟通,双方达成协议,政府军不会向维和部队开枪,如果维和部队受到攻击可以还击。并表示,事态已控制,请中国维和人员返回。然而第二天早上六点,枪炮声又再次响起。 杨钊:5点多钟当时我起来过,当时我起来之后,把所有的防卫点看了看,没什么事,天稍微亮一点点,还早,再回去休息一会儿,躺下没半个小时,突然很密集的枪声就响了,响了之后,当时自己躺在帐篷里的地上,铺的防潮垫,基本像弹射一样站起来了,站起来之后,当时判断什么声音,对讲机里,我说什么情况,当时说外面好像是又交火了 杨钊是二十多年的老兵了,但这一次也是他第一次遭遇实战。 杨钊: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战争环境,当我一出去之后,抬头一看,满天各种口径大的弹道非常低,就在我们的上空,当时我在原地,愣了大约有两三秒的时间,原来这就是战争。 这次战斗要比头一天遇到的更为激烈,而且出现了更为严峻的战况。中国维和官兵驻守的临时行动基地被夹在了交火双方中间,子弹在官兵们的头顶飞来飞去。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需要杨钊迅速做出决策。 杨钊:实际上就像考试一样,就像排列组合一样,能不能在一瞬间,把它组合起来,下达出每一个命令,都能让它是正确的,其实当时有两次,已经下达了所有的武器上膛,准备进行还击。 记者:谁下达的命令? 杨钊:我下达的。 记者:你为什么做出这种判断? 杨钊:因为当时周边的枪声很近,就在我们围墙外边,这个就已经是遭到直接威胁了,这种情况下,指挥官按照交战规则来讲,可以视为直接威胁。 这里是联合国维和部,请离开这里,这里是联合国维和部队,请离开这里,这里是联合国维和部队驻地,停火,马上离开,否则我们将发起反击。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有三项基本原则,其一就是需保持中立,不得偏袒冲突中的任何一方;第二,维和行动必须征得有关各方的一致同意才能实施;第三,维和部队只携带轻武器,只有自卫时方可使用武力。 记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开枪,把他们给弄走,可不可以? 杨钊:开枪不是不可以,但是开枪有没有作用,这个是最主要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双方在激烈交火的情况下,你即使开了枪,恐怕也没有很大的作用,它不是像我们所谓的小规模的,类似于警匪这样类型的,小规模的,我可以开枪喝止,对于单个目标和单个其他的目标,对于一些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说白了就是当地人家自己的战争,这种战争状况下,你鸣枪或者是警示,第一是没有任何作用,第二还容易引起,冲突双方的误判,以为你要加入战斗。 记者:不可以主动卷入到当地的,自己的冲突里面去? 杨钊:是,这是他们的内政问题,是不能卷进去的。 权衡之后,杨钊迅速给蒙德里的政府军拨打电话,但是一直没有人接听。而此时,情况进一步恶化,很多反政府武装人员在撤退时有意向维和营地靠拢。 在杨钊他们识破反政府军的意图后,长巡分队更坚定不许开枪,加强防守的策略。与此同时,南苏丹政府军也识破对方的意图,向中国营区打来电话,告知刚才作战无法接打电话,请不要误会。之后,反政府军意识到自己的计划败露,最终撤出了战斗现场,整个危机持续了4个多小时。 记者: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当时没有做出一个正确判断,卷进去了,你们开火了,后果会是什么样? 杨钊:后果如果是判断失误 ,卷入交火的话,会出现这么几个问题,第一个开火之后,引起对方一方,或者是双方的误判,,形成双方交火甚至三方交火,我们将丧失中立的原则,卷入了对方的冲突,直接卷入交火,我们就成为对方的敌人,我们自身的安全,这个就不好再说了,所以说如果卷入交火的话,让我们的自身安全,可能是毁灭性的。 炮火逐渐平息后,长巡分队终于有了难得的休整时间。中国维和人员本来可以在这个安全窗口期,离开临时基地,但杨钊他们又做出了留守原地,不撤离的决定。 王佩:做出的决议就是我们不能撤。 记者:为什么? 王佩:第一我们撤了,联合国的地位,肯定会直线下降 记者:为什么? 王佩:因为这里一发生冲突,你走了,贫民谁来保护,他们交战双方,不会考虑到贫民的一些利益的,第二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撤了,你让中国的颜面何存? 记者:如果你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万一枪声,或者交火再开始,你们会不会受到威胁? 王佩:可能,甚至在当时都想过,如果我们在这里回不去了,应该会是怎么样子,那么危机,当时,有可能会有生命的危险,因为枪弹是不长眼的。 王佩的男朋友也是一名军人,他们是在参加国内的一次维和任务的培训中认识的。2015年4月王佩被派往南苏丹执行任务时,他的男朋友也被同时派往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就在王佩他们遭遇危险的时候,身在北苏丹的男朋友一直试图与她联系。 王佩:当时电话是中断的,他好长时间联系不到我的时候。 记者:着急, 王佩:对很着急后来信号重新恢复联系上他的时候,我可能说了一些,我甚至想到了,我们如果回不去会怎么样,他说你不要说这样的话,我们都在,是在执行任务,但是还是要保证好自己的安全,尽量去保重,如果这样的话,那我陪你出来还有什么意义, 在随时有可能发生人身甚至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步兵营没有躲在安全地带,当天,他们在临时营区建立难民避难所。 记者:为什么枪声完了之后,你们要就在这个基地的旁边,再马上建立一个临时的庇护所? 王佩: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我当时印象特别深的就是,我在一个哨位上,站在那观察外面,我们只能露着头去,去观察外面的时候,草很高看不到,就看到草在动的时候,慢慢当他们接近我们的时候,看到一个断了腿的,就是当地的一个居民,是一个男的,大概有三四十岁那样子吧,可能是在战争中,已经失去双腿了,他又慢慢地往我们这边爬。 在查明这位男子是一位难民后,长巡分队的随军军医对这名受伤的男子进行了及时的医疗治疗。在加强自身安全警戒的同时,中国维和官兵在临时营地先后接收了300多位在这次战乱中流离失所难民,为他们提供了食品,医疗等方面的救助。 记者: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让你觉得挺触动你的? 王佩:我感觉看到那些所有的人,尤其在跟他们眼神,进行对视的时候,你就觉得真的是,看到那种是恐惧对战乱的一种恐惧,可能用语言来说,我们给他讲英语,他们还不听不大懂,但是他们知道,我们对他们是没有威胁的,是对他们是友好的。而且在我们那,后面避难的那些人,应该算是老弱病残多一些,很多小孩,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父母是谁,有可能他们在慌乱中,父母就已经 记者:没了? 王佩:对,已经没了,或者是跑散了,甚至有一些孩子他们身上的衣服没有一块完整的,或者说干净的地方,都是什么鼻涕,眼泪,就在那哭,完成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干什么,他们当地本来那些人,吃的东西就很少,吃个芒果,吃个木瓜,或者是挖一些东西去吃,种粮食的地方很少,然后我们去,给他们提供这些东西的时候,大家都是特别感激,可能是。 历时11天,中国维和步兵营长途巡逻分队的92位官兵安全返回朱巴大本营。 |
相关阅读:
- [ 06-04]中国遇难维和战士最后微信曝光,家人多次问“在不在”
- [ 06-04]中国重伤维和人员转院邻国 病中问能否回马里
- [ 06-04]维和部队牺牲战士曾2次申请维和 明年服役期满
- [ 06-03]马里华侨华人发起向中国伤亡维和战士捐款活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