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科技 > 正文

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补短板该注意什么?

2016-06-04 17:07:04 潘教峰 来源:《瞭望》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我国仍存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

◆ 补短板,要认识技术属性的时代内涵,遵循技术创新的规律,加强核心技术转化应用,用好国际创新资源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这些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很快,正在重塑世界产业和经济格局,引发新一轮经济繁荣,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在这些领域,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相当差距,主要体现在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许多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先导性战略高技术布局仍较薄弱。

我国材料和制造业大而不强,以钢铁为例,年产量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却仍生产不出一些特种高质钢材;“心脏病”问题突出,高性能飞机发动机严重依赖进口,汽车发动机主要是外资、合资品牌;“缺芯少基”现象普遍,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近年来每年进口2000多亿美元的芯片,超过石油和大宗商品。我国是医药大国,但以仿制为主,仿制药占比超过90%,外资医疗设备垄断国内市场,许多高端医疗设备进口占比超过90%,这也是造成人民群众吃药贵、看病难的原因之一。

创新驱动关键在科技。总体上看,我国技术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技术有效供给不足,供给质量不高,许多科技成果难以直接应用于生产,许多技术不具备系统配套条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足已成为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短板和软肋。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迫切需要补上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不足这个短板,这是我国科技领域改革的重大任务。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十分重要的是要认识技术属性的时代内涵,遵循技术创新的规律,加强核心技术转化应用,用好国际创新资源。

首先,要认识和依循技术的属性和规律。从本质上说,技术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种方式。技术的属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在当代具有了经济性、社会性和可持续性的三重属性。技术的经济性决定了技术的应用要考虑成本因素,要有比较优势和经济效益。技术的社会性决定了技术的应用要考虑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要有利于社会进步、于人类健康有益、不违背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技术的可持续性决定了技术的应用要考虑环境因素,要与环境协调、与自然友好。在技术创新中我们要依循而不能违背技术的属性和规律,否则就可能走弯路,受到规律的惩罚。

核心技术除具有技术的一般属性,还具有很强的独占性。核心技术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竞争利器、核心能力和命脉所在,所谓“大国利器,不可以示人”,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引不进、买不来的。我们必须横下一条心,下大决心攻克和掌握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其次,要认识和遵循核心技术突破的规律。核心技术突破大致包括原理性突破和实用性突破。原理性突破大都发生在实验室,往往是验证技术的可行性,较少或不考虑成本。实用性突破则大都发生在中试熟化和企业中,成本是关键因素,包括经济成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核心技术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而要落地转化形成产品、标准和技术体系。从原理性突破到实用性突破是核心技术突破的难点,不是简单放大和推广,往往需要采取成本约束下的新的技术路线进行二次研发。只有综合成本有市场竞争力,才可能成为新产品。遵循这一规律,要加强产业链的核心技术识别,探索以核心技术突破为目标聚合政产学研金等创新要素的研发模式。

第三,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要让核心技术突破只是成为降低引进门槛的敲门砖。要提高政策的精准度,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核心技术突破所需要的技术政策、产业政策是不同的,要精准发力,做到需要什么政策就给什么政策。要防止半途而废。每当突破了一项核心技术,从国外引进相关技术产品的成本就会随之降低。新技术的应用是有风险的,国外产品所具有的质量、寿命、可靠性等优势,往往诱使我们放弃进一步推进转化应用和研发的努力,走上引进和路径依赖的老路,这样的教训很多。要重点解决好核心技术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首批次应用保险保费补偿机制,建立健全优先使用自主创新成果的机制,让市场去选择技术、产品和企业,加强后补助和买方补贴,促进自主技术、品牌、标准的成果优先使用,形成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第四,要在开放中推进自主创新,用好国际创新资源。自主创新绝不是闭门创新。要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加快国际技术并购,在海外创新密集区域设立研发中心,积极开展对外技术交流,提高自主创新的起点和水平。要提高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在创新链的薄弱环节,加大力度,引进急需、特殊人才。要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的先进管理经验,特别是后发国家在追赶阶段实现关键核心技术从跟踪模仿到自主创新乃至引领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文/潘教峰 作者为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 刊于《瞭望》2016年第22期,原题《补上关键核心技术短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