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媒体人讨论英国脱欧 交流如何应对“老龄化”
2016-06-03 17:54:56 来源:环球网 责任编辑:林晨 陈晖 |
分享到:
|
英国脱欧:民意未必完全正确 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梅宁华表示,从政治概念来讲,英国本身就是个欧洲国家,留在欧盟对英国长远发展来看根本不需要去判断,肯定是有好处的。然而,欧洲的一个政治正确就是民意,但民意有时候并不见得是完全正确的东西,它经常被操弄成民粹,只能看到眼前的、局部的东西,却往往被拿来当成一种普遍的共识,这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未必有好处。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表示,现在整个欧洲的形势不是最好的时候,又有难民危机和财务危机等。如果英国真的退出欧盟,将是对欧盟一个深深的打击,打击欧盟的生存,打击欧盟的气势,会让欧盟一下子失去良好的势头,甚至有可能欧盟从此就衰退。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所以欧盟还是要想办法把英国留住。 部分德国媒体人表示,英国脱欧可能会使很多国家学习英国这个“榜样”,跟着尝试公投脱欧,这对欧洲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甚至可能使欧洲陷入整体的动荡。 “一带一路”:中欧地缘冲突少 合作可加强 财讯传媒集团总裁戴小京表示,在“一带一路”的构想里,欧洲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欧洲,那就算不上东西方的沟通。欧洲作为一个经济体,比中国更强大、更发达是一个现实,在打通了中欧之间的通道后,沿线会因此实现很多增长。在改革开放初期,中日、中美交往比较多,但在新世纪以来,中欧关系应该有更多的互补性。而且中欧直接的地缘冲突更少,合作的机会应该更多。 部分德国媒体人表示,欧洲需要中国吗?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但另一个问题是,在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欧洲是否还需要中国?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不像第一个问题那样清晰。直到今天,中国在很多人眼中依然被局限为一个经济加油站,在其他领域常被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对待,这个状况需要有所改变。一方面,中国自己需要让外界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另一方面,也希望欧洲能够像中国需要欧洲那样需要中国,中欧之间开展更多政治、社会领域的合作。 中国人口老龄化或为德国带来机遇 人民网副总裁唐维红表示,2015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有2.2亿,相对应的劳动人口也开始绝对减少了,去年下降到了9.11亿,这是连续四年劳动力人口在绝对下降。这个数字本身和“二孩政策”的出台意味着中国人口现在面对的矛盾已经变了,人口的红利在消失,生育率水平的下降和人口老龄化使得这个矛盾更加凸显。中国也有专家提出,为了更均衡的人口发展,中国应保持2.1的生育率,更现实一点也应该保持在1.8。但目前中国的生育率只有1.5—1.6。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表示,中国老龄化快速到来也带来新的机会。首先,健康产业将在不远的未来成为中国的第一产业,比如类似人造关节等技术正在呈几何形的速度发展;第二,老龄化将使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在中国拥有越来越广泛的空间;再次,中国人的休息时间可能会越来越长,休闲文化领域将有很大发展潜力。包括德国在内的众多国家注定也会在中国老龄化进程拥有机会。 部分德国媒体人士表示,德国从20年前就注意到了老龄化的问题。目前,德国已决定到2020年延长退休年龄至67岁,并且希望通过接收移民来填补劳动力空缺。但现在来看,政府养老金的支出依然面临很大挑战,未来养老金水平将势必下降。(本文由白云怡整理自第七届中德媒体论坛) |
相关阅读:
- [ 05-26]德国工业4.0遇上“中国制造2025” 战略对接凸显中德合作潜力
- [ 03-22]德国学者:中德关系重要一年“好戏在后头”
- [ 11-11]中国外交部:施密特先生是中德关系的开拓者和推动者
- [ 09-15]外交部证实中德双方正就默克尔年内再次访华保持沟通
- [ 02-07]杨洁篪会见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伊辛格
- [ 12-17]中德媒体对话举行
- [ 11-25]盘点领导人获赠球衣:8号象征吉祥 10号运筹帷幄
- [ 10-20]媒体评李克强访欧:建好连通中欧的“立交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