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昨日公布《关于加强教育部业务主管社会组织行为规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整顿其业务主管社会组织。根据文件,各个社会组织不得以教育部名义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不得在名称前冠以“教育部”或“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下属”、“教育部直属”等字样。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调查发现,目前教育部业务主管的合法社会组织共有162个,个别学会及分支机构在宣传时仍打着“教育部”名号四处活动,“卖论文版面”、“卖证书”、“高价培训班”等违规行为并未绝迹。 《通知》首先明确,教育部业务主管社会组织需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和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不得举办与本社会组织宗旨无关或超出自身业务范围的活动,不得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针对其主管社会组织的“名称”使用规范问题,教育部此次严格划定了红线:社会组织必须以登记核准的规范名称对外开展工作,不得以教育部名义或变相以教育部名义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不得在社会组织名称前冠以“教育部”或“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下属”、“教育部直属”等字样,未经允许不得以“教育部委托”、“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等名义开展工作。尤其是分支机构开展活动,应当使用冠有所属社会组织名称的规范名称。 此外,教育部还要求各个社会组织对照文件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检自查,发现问题即刻整改。对违反行为规范的社会组织,将依法严肃处理。 调查 个别组织“分会”猫腻多 仍打“教育部”幌子活动 北青报记者留意到,近些年教育领域社会团体组织日渐活跃。去年5月,教育部曾发文“声援”教育领域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并且提出扩大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教育评价,以促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和政府职能转变。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通知》并非要限制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发展,而是要规范教育领域社会组织的行为。” 教育部在文件里也称:个别社会组织在开展工作、举办活动和进行网络宣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变更事项不能按规定登记备案、对分支机构监管不力、违规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甚至个别社会组织及其分支机构打着“教育部”的旗号开展活动,混淆视听。 那么,目前教育部业务主管社会组织究竟有多少?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教育部官网在“信息公开”一栏列出了《教育部主管的社会团体挂靠管理机构情况》。据统计,现有的教育部业务主管正规社会团体共162个,这些组织分为学术性的团体、基金会、行业类社团以及大学校友会等类别,均为全国性的教育领域社会组织。教育部此前还组织过各组织参与“全国性社会团体2015年年度检查”。其中,超过一半的是以“中国”为名的“国字头”社会组织,有46个组织的挂靠单位是国家部委和中央单位。 此次教育部官文严禁各社会组织不能打“教育部”名头开展活动和宣传,现实情况究竟如何?北青报记者发现,个别组织下的多个“分会”猫腻甚多,它们仍在宣传时自称为“教育部”某委员会、某分支机构,甚至在公章处赫然印着“教育部XXXX学会XXX分会”,这些笼罩着“教育部”光环的“分会”仍在继续公开“卖论文版面”、“卖证书”、“开设高价培训班”。 官方公开的162个正规组织名单里有个名为“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的组织,经北青报记者核实,该学会确为国家一级社团组织,在民政部可查。但该“学会”下至少“挂”着十来个二级分支机构,这些“分会”分别后缀着“心象学专业委员会”、“形象管理专业委员会”、“教育发展专业委员会”等,打着“教育部”的幌子四处活动。 |
相关阅读:
- [ 06-02]台湾媒体人走进天津自贸区 聆听创业创新故事(组图)
- [ 06-02]媒体:中彩在线总经理贺文被带走 被举报侵占27亿
- [ 06-01]特朗普炮轰美国媒体“不诚实” 不满自己形象被抹黑
- [ 06-01]李克强会见亚洲新闻联盟媒体负责人并座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