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科技改变中国 创新驱动未来

2016-05-29 19:39:11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力争超越,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的全面创新,将为中国插上圆梦的翅膀

放眼世界,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乃至产业革命,正在席卷全球,科技革命改变国家力量对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就是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导一些赛场建设,从而使我们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

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后,人类已经迈入生物经济时代——

深圳大鹏街道下沙片区“禾塘仔”,山谷间,一片建设规模11.6万平米阶梯式建筑,宛若“哈尼梯田”。这里,就是生物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刚刚竣工的中国国家基因库。

1999年,华盛顿大学汪建等几个年轻人“自作主张”,以中国代表的身份,承担了人类基因组计划1%的测序任务。同年,华大基因成立。

弹指17年,华大基因由最初不足10人的“手绘作坊”,蝶变成“世界基因测序航母”:人员逾5000名,测序能力全球第一,相关技术应用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医院单位。更关键的是,他们研制并大规模生产了通往生物经济时代的工具——具有自主产权的高通量基因测序仪。

华大基因,是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发生巨变的一个缩影。

万钢说:“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新改革带来新希望。

“创新驱不动”,科技成果转化是“瓶颈”。转变观念让创新人才“名利双收”,让科技创富不再是神话。

去年8月底,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完成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大修”,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路。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根据新政策,50%的转化收益归团队、个人,20%作为团队研究经费。2015年共有15项新药研发成果成功转让,合同金额8亿元,达到前5年转化总额。

所长蒋华良说:“激发科研队伍创新热情,就是要让成果转化收益和科研人员利益紧密捆绑。”

国家出台政策,对在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要从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总额中拿出不低于50%的比例给予奖励,且上不封顶。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改革稳步推进,“对症”科研经费管理“九龙治水”“多头申报”“资源碎片化”“科研人员疲于跑项目”等痛点“下药”。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优化科研经费配置、完善科技计划管理、改进院士制度、下放科技成果处置权……制度藩篱的渐次拆除,进一步调动起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科技创新,既要‘顶天’,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又要‘立地’,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科院副院长谭铁牛说。

——新动力积蓄新势能。

大学生、大企业高管、科技人员、留学归国创业者,被称为创新创业的“新四军”。

从“科学的春天”到“创新的春天”,从北京中关村到武汉光谷,从四川成都到上海张江,创新创业成为一种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和时代精神。

“这是中国创业者的黄金年代。”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说。

11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46家国家高新区,成为区域创新创业的核心载体和增长极,与498家众创空间、60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共同形成接续有序的创业服务链条和良好的“创新生态”。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5中国创业心态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者中有兴趣创业的人达到54.5%,35.5%的人未来3年有创业可能。

创新创造和市场规则相融合,正集聚起“创时代”的澎湃动力。

——新自信成就新梦想。

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拥有超越和腾飞的无限可能。全球化的今天,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拥有了市场的主动权。

中国究竟凭什么夺得物联网标准制定权?

“中国是兼容并蓄的国际标准制定者,反对者没有提出比中国的基于‘共性平台+应用子集’更好的标准化架构。”物联网专家、感知集团总裁刘海涛自信地说。

“如果把单一的传感器连成网络体系,像团队一样分工协调地干事,一定比单打独斗厉害!”1998年,一个思想的“小火花”让刘海涛兴奋不已:随着芯片、传感器、嵌入式系统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一个全新的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于一体的物联网系统将是信息技术的下一个发展方向。

火花、火种、点火系……

刘海涛将物联网思维应用于指挥交通、环境健康评估、食品安全全程监控等领域。中国科技精英正在用“互联网+”“物联网×”改造传统产业、激发中国经济活力。

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引领未来时代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中国人有信心也有能力,去诠释科技“第一生产力”对“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这是一场全方位的提升——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实现重点跨越;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推动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

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

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

英国《自然》杂志执行主编尼克·坎贝尔表示,中国高质量科研产出的持续增长令人印象深刻。世界上有越来越多最好的研究是在中国发起、主导和完成的。

天地即征程。中国正向未知与未来发起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紧紧抓住机遇,及时确立发展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这是中国科技创新走向未来的“三步走”战略——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这是面向2030年的重大项目清单,成熟一个、启动一个——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网络空间、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海深空探测、脑科学……

眺望未来——

2016年,中国将建成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中国运载能力最强的“长征五号”火箭将进行首飞试验;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将建成……

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天和一号”;2019年,中国“彩虹鱼”海底万米深潜器将载人冲击万米深海极限;2020年前后建成空间站……

这是又一个科技的春天。

当如同阳光、空气、土壤、水,带来万物生长的决策、基础、智慧、资金同时具备时,人们相信,创新的中国在科技的引领下必将赢得光明的未来。(记者杨维汉、余晓洁、吴晶晶、崔静、彭勇、刘奕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