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新华访谈:[妻子忆保国]那段“与大山较劲”的岁月
www.fjsen.com 2016-05-26 16:51:53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追忆时代楷模 《听他们讲李保国的故事》系列访谈之一:

[妻子忆保国]那段“与大山较劲”的岁月

新华网石家庄5月26日电 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近期新华网邀请郭素萍、杨双牛等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请他们讲述李保国35年间用科技帮助太行山群众脱贫的一个个生动故事,呈现出时代楷模李保国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情怀。

追忆时代楷模,新华网今天推出系列访谈《听他们讲李保国的故事》第一期《【妻子忆保国】那段“与大山较劲”的岁月》。

1981年,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椅子还没坐热,上班仅十几天的他就一头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开启了一段35年的大山情缘。

35年间,他坚持扎根生活贫困、生态脆弱的山区,用生命搞科研、搞扶贫、搞产业,他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普通群众。

他为什么选择去太行山?又做了哪些为人称道的事?围绕这些话题,新华网与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进行了深入地沟通和交流。

把家搬到大山里

主持人:留校之后,他为什么选择去太行山呢?

郭素萍:因为保国是农民出身,从小生活在农村。他觉得太行山区的农民生活条件很苦。他就想把自己所学的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作一点贡献。

主持人:他去太行山的时候,您认识他了吗?

郭素萍:1983年开始,我专职(搞)科研,进的正好是这个小流域综合治理课题组,当时我们都是课题组的成员,所有的工作我们都参与了。

自此之后,李保国和郭素萍一起扎根山区,他们在太行山里安了“家”。

主持人:那时候你们住哪儿啊?

郭素萍:我们年轻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住在浆水沟和前南峪。当时孩子还小,所以就带着孩子一起去的。那时候,孩子没人照看,每天上山都是带着孩子去,有时候忙得根本顾不上孩子。

那时,村里到季节后石头地里有蝎子,一只鲜蝎子可以卖2分钱。果农们没事的时候就上山抓蝎子卖钱。我们上山工作,没时间照看孩子,孩子就自己玩蝎子。有一次,我发现蝎子的大尾巴钳子都张开了,还好没扎(蛰)到孩子,当时心里感觉特别难受。后来,我跟保国商量了,觉得孩子自己玩不安全,就把孩子的姥姥接了过来。

当时研究的是小流域治理课题,需要调查的东西很多,天天需要往山里跑。每次上山孩子就跟在我们后面,大家就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小流域”。

  给太行披上“绿衣裳”

主持人:“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简称为“双聚”造林理论,这个理论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郭素萍:植物和人一样需要吃饭喝水,植物没有土和水就好比人没有营养。(当时太行山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因此,根据当地的情况就爆破整地,打造沟状梯田(聚集土壤,聚集径流)。

这样一来,一下雨,整个坡面上的雨水就会聚集在这个沟里,对植物来说,土也有了水也有了,栽上树以后就能生长了,生产出苹果或者板栗就产生了经济效益。

主持人:“双聚”造林理论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哪些好处?

郭素萍:就拿前南峪来说吧,这条沟弄好以后,苹果五年就可以丰产。按照标准要求,一亩地最少五六千斤,这样一来,农民有了收入,生活也就提高了。

从前南峪到岗底,从沙河到阜平,从承德到秦皇岛……现如今,河北多个地方都推广使用了“双聚”造林理论。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河北众多山区的百姓才得以实现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陈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