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省陆续公布高考改革方案 浙江推“7选3”模式
2016-05-04 06:44:06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资源难题怎么解决 学生的选择多了,可学校的配套资源却有些捉襟见肘。教师、教室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短缺。 以往的高考模式使得学校的教师资源相对稳定,但选择一多,不确定性就大了。“比如,今年选择历史为选考科目的学生特别多,现有的历史老师不够,我们去招了一批新老师,那么如果明年选历史的学生特别少,不需要这么多老师了,怎么办?总不能让老师闲着吧。”学生选课和教师需求的“潮汐现象”,令校长华康清很苦恼,“高考改革的大方向肯定是对的,但实践起来确实遇到了一些难题。” 对于一个县级中学来说,满足35种课程“套餐”中的27种已属不易。目前学校教师人数有限,高考改革后,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明显变大。现在,除了教授语数外科目的教师还是与以往一样负责两个班级的教学外,其他科目的教师,最多的要负责5个教学班。 也有一些学校由于师资等限制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只开放固定“套餐”,“实际上就是变相分科”,一位老师说。 教学管理如何优化 付增民是高二(8)班的班主任,也是有着15年教龄的数学老师。这个班级里的学生选择的3门选考科目是思想政治、历史与地理,等同于现行高考下的文科生。学生们的压力分散了,他的压力反而大了。 走班制打破了原先的固定班设置,给许多类似交作业这样琐碎的小事带来了难度,更别提班级管理了。“同学们的步调不一致,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都有差距。”付增民表示。组织考试也不简单,“3门必考科目与7门选考科目都要开考场,考试时间长度也不一样。”王新晓说。 付增民以前教文科班的数学,新高考以后,数学不再区分文理科,“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来说,数学本来就可能是弱项,这回内容和难度都增加了。”班里不少孩子在数学上花费了很多时间,仍然向他抱怨数学难,成绩提高并不显著,“对我来说,在数学的教学深度和广度上也要重新把握。” 文科类综合考试以往得满分的可能性极低,选考的“赋分制”使其成为可能。这个变化让有些老师觉得,“赋分制”缩小了学生间的区分度,造成了高端人才的扁平化。 离明年的“新高考”越来越近了,付增民们和徐盼盼们既期待又有些忐忑。 (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
相关阅读:
- [ 04-30]20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出炉 合并本科录取批次成大趋势
- [ 04-28]天津明年起高考英语一年两考
- [ 04-28]漳州“三侨子女”高考继续加10分 身份证明启办
- [ 04-26]闽高职招考落榜生下月6日至8日可补报名 参加高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