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暗访北京“黑一日游”:承诺只收一次钱 上车要后加钱

2016-05-02 17:14:24 体验 来源:法制晚报  责任编辑:李霖   我来说两句

  昨天凌晨,游客在发车地点与“中青旅”签协议

  女导游向游客加收160元/人的费用

法制晚报讯(本报暗访组)“黑一日游”旅行团多次被曝光,但仍屡禁不止。时值“五一”小长假,《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暗访发现,“黑一日游”旅游团的线路、骗术等,与几年前相比没有太大变化。他们打着知名旅行社的旗号,通过旅馆散发旅游信息,以低价团费和“不再收取任何费用”的承诺诱导游客参团,上车后再以其他名目收取费用,并威胁游客“”。一日游的线路集中在八达岭、十三陵一线,但正规景点多是坐在车上“游览”,大部分时间是在超市、玉器城购物,或参观蜡像馆等人造景点。

游客遭遇 承诺中途不加钱 上车后导游变卦

近日,重庆的李先生来到北京旅游,住在南三环的一家宾馆内。他从宾馆前台的免费地图上看到了一些旅行信息,随后他就拨通了上面的电话,报了一个去往八达岭、十三陵的线路。据李先生回忆,在他拨打地图上面的电话时,对方自称是中青旅的工作人员,而且接线员向李先生保证这趟线路收费是150元/人,中途不会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天一早,李先生登上了前往八达岭方向的大巴。上车前他缴纳了150元的旅游费,“刚上车都挺好,但是车刚开出五环,导游就说我们交的钱不够,还要再补交160元的景区门票费。”这个举动立刻引起了车上乘客的反感,李先生回忆,当时导游说完这句话之后,没有人交钱。

不过当大巴车刚开到八达岭水关长城停车场时,就立刻上来了三四名男子,“他们就说谁不交钱,下来聊一聊。”李先生觉得自己不常来北京,不至于跟他们较劲就交了160元。他回忆说,车上有几名游客没交这笔钱,在之后的旅途中再没有见过他们。

记者体验 出发前先签协议 旅行社一栏空白

法晚记者拨通了李先生提供的“中青旅”电话,报名参加了去往八达岭、十三陵等景区的旅游团。工作人员介绍费用是150元/人,中途没有任何费用。

昨天凌晨4时许,一辆负责接送游客的小车将记者送到大巴车的发车地点——和平门南侧的一条胡同内,这里还停放着四五辆大巴车。记者刚走下小车就有人招呼,“旅游的来这里办手续。”

手续就在一家小卖店门前支起的桌子前办理,一男一女两个人在忙活,男子手里拿着一叠现金,女子在一旁指导游客签协议。协议有A4纸大小,按女子的要求,游客填写姓名、参加人数、电话并签字就可以了。

记者发现这份协议的下方本来有一处“旅行社签字”,但是不管是记者拿到的,还是其他游客手中的,这一栏一律是空着。还有些游客是以家庭为单位出游的,负责办手续的女子提醒游客,以家庭为单位出游的,只签一份协议即可,但要注明人数。在签协议过程中,他们没有核实游客的身份证信息。

导游称团费不够 加钱才能进景点

约一小时后,记者乘坐的大巴发车。这个团有30人,先前在车下招呼签协议的女子就是记者所在团的导游。这名秋姓导游介绍了一天的行程,先去八达岭水关长城,然后是十三陵一带,最后看鸟巢。整个旅行过程中,该女子一直未出示导游证。

一路上,这名导游简单讲了一些沿途景点的历史,如宣武门、德胜门、月坛南桥等,在互动中让游客精神得到放松。随后大巴开上京藏高速往八达岭方向驶去。

当车开出北五环时,导游话锋一转:“我来介绍一下大家交的钱都包括什么。”导游说,游客交的150元团费包含了业务员提成、午餐费、长城门票等。导游接着说,本次行程有一站“明皇宫蜡像馆”是必须游览的项目,要每名游客再交160元。不少人听后纷纷表示不满,导游回应说:“你们交的150元根本不够,旅行社不是慈善机构,不做赔本儿的生意。”

当大巴抵达水关长城停车场时,车上立刻上来了两女一男三个人。刚上来的女子直接拿过话筒说,“这个钱(160元)必须要交的,交了钱才有旅游证,不交钱今天就玩不了。”后面上来的男子环视车内,说着“看谁不交钱”。游客交钱后拿到了他们所说的旅游证,这是一个烟盒大小的塑料牌,上面印有“北京旅游”四个字,但十分模糊。

记者所在的团共有26人补交了160元,另外4名没有交钱的游客,在给了车费后就脱团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