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张芳曼
3月工业增速回升至6.8%,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7.4%,3月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26个月以来首次环比正增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一季度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45%,软件业务收入增长15.5%……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工业出现了明显的改善迹象。在今天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对上述变化和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解读。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工业出现明显改善迹象
“今年工业运行首季开局良好,出现了十分明显的改善迹象,积极的因素在增多,说明前期的各项政策和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郑立新说。
郑立新介绍,一季度工业运行有几大明显特征:一是工业增速回升。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1—2月的5.4%回升到6.8%,比预计情况要好。同时,企业效益回升比较明显。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7.4%,改变了去年全年利润下降2.3%的局面,而且3月的利润比前两个月还要好。市场信心在回升。3月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5%,这是2014年1月以来首次正增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到50.2%,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
二是工业大省运行平稳,主要行业运行平稳,产销衔接也趋于稳定。一季度,工业大省江苏、广东、山东、河南的工业增速分别达到了7.7%、6.9%、6.7%和7.7%,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为全国工业稳增长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从主要行业看,装备制造业增长势头平稳,增加值增速比整体工业快1.3个百分点;轻纺工业增速比整体工业快0.9个百分点;电子行业增速8.6%,比整体工业快1.8个百分点。从产销衔接看,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到了97.3%,比去年增加了0.1个百分点。2月末,产成品存货同比仅增长0.7%。产销率增加、库存上涨幅度回落为企业正常生产奠定了基础。
三是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进展,互联网等新经济加快推进。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增长9.2%,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12.1%,同比提高了1.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在整个工业的占比逐年提高,增速快于整体工业增速,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在积极推进。轻工、纺织行业出现较好的运行态势。其中,轻纺工业虽然受到出口萎缩影响,但通过转型升级,扩大国内市场,一季度增加值仍然保持了6.7%的增速;轻工、纺织行业实现利润分别增长13.3%和6.4%。部分原材料工业适应市场变化,积极调整结构,也实现了比较快的增长。有色金属行业、石化行业在下游行业的拉动下,增加值同比增长9.4%和7.9%。互联网等新经济加速发展。一季度电信业务总量增长了45%,移动数据总消费同比增长1.3倍。
产能过剩并非中国“独有”,钢铁“去产能”态度坚决
在前不久举行的布鲁塞尔钢铁会议上,有观点指责中国是钢铁产能过剩的“罪魁祸首”,郑立新对这一论调进行了批驳。
“总体来看,钢铁行业现在非常困难,产量下降、效益下降,特别是有一些钢铁企业经营十分困难。”郑立新说,据世界钢铁协会的统计,全球2015年粗钢的产量是16.2亿吨,平均产能利用率只有69.7%,比2014年下降3.7个百分点。我国产能利用率和世界平均水平基本一致。因此,钢铁产能过剩不是我国独有的问题,而是世界相关经济体面临的共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中国的钢铁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郑立新强调,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也是最大的钢铁消费国。近几年,中国钢材主要是供国内消费。在2005年之前,中国一直是钢铁产品净进口国,目前仍为全球第五大进口国。2005年以后,我国对钢铁等产品,明确以满足内需为主,并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开展国际贸易。因此,中国不但不鼓励钢铁产品出口,而且是目前全世界钢铁生产大国中,唯一对普通钢铁出口主动采取限制措施的国家。
郑立新说,还应看到,“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淘汰钢铁产能约9000万吨。经过5年的努力,现在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和电炉已经基本淘汰。
“在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问题上,我国政府的态度是坚决的、目标是明确的,已经列入今年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郑立新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政府仍将高度重视并积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今年2月1日,国务院要求在近些年来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的目标。完成这一目标将为今后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但实现这个目标,要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