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工人”、“徐强精度”、“最富农民工”、“顶级工人”、“金手天焊”……这些响当当的名号背后,站着5位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 今晚,许振超、李斌、王钦峰、徐强四位工人代表,再加上为火箭焊接“心脏”的技术工人高凤林,他们聚在一起的话题,自然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开始。 平时话不多的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总工艺师李斌,已是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了。每年全国两会,只要是他发言,就一定会说说技术工人的事。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李斌代表也在场。许振超一见李斌首先想问个究竟:“你给说说,当着习总书记的面,你都说了什么?” 李斌的发言有8分钟。“我在发言中说,此前有过一个调查,结果只有1%的人想当工人,认为工人社会地位低的人占了九成以上。”李斌说,这说明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需要提高。 听到这儿,徐强代表操着一口东北腔接话:“李斌说得对。” 徐强是沈阳鼓风机集团高级技师,加工的齿轮从未有过质量过失,废品率为零,就有了“徐强精度”的美誉。当年,有位干部大姐让徐强离开一线从事管理,他一口回绝,只想为“工人”这个名号争口气。 “不过,听了这位干部大姐的年收入,我确实有些动摇。”徐强代表说,“同在一个单位,我是工人,她是干部,身份背后是三四倍的收入差距。工人地位高不高,这不就是最明显的实事吗?” “总是这样,谁还愿意当工人?”坐在一旁的高凤林回忆,当年他参加工作时,还有干部把子女安排到企业当工人。“现在呢?还有多少工人愿意自己的孩子继续当工人?” 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35年来,他焊接的发动机,助推了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飞向太空,占到我国发射长征系列火箭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位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被推上了一个工人能够站上的最高荣誉巅峰。 “但是,中国数以亿计的工人中,只有一个人、几个人被推上这样的位置,显然还远远不够。”高凤林说。 听到许振超、徐强、李斌、高凤林的议论,来自山东豪迈集团的王钦峰代表忍不住插进话头。“要我说,只要给劳动者足够的尊重和待遇,大家一定能把企业做大做强。” 王钦峰是农民工身份的全国人大代表,在企业里则是响当当的“最富农民工”,这源于员工奖励参股制度的设立。“在我们公司,所有人只有一个身份就是员工,没有干部、工人之别。” 他介绍说,集团每年都要评选出几十位优秀员工,直接奖励企业股份。作为“技术大拿”,他拥有3项国家专利,改进过43项设计工艺和23种工艺装备,获得的奖励让管理精英都羡慕不已。 许振超和王钦峰同在山东代表团,每年都一起参加人大会议,两人相互欣赏,聊起来十分投机。去年,这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到王钦峰所在的公司调研,为这种平等且能够激发工人创造力的企业氛围深深震撼。 “我没想到,一家民营企业能够做得那么好。”许振超代表告诉李斌和高凤林,“什么是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可是用什么来激发工人的这种精神呢?光靠嘴上说说是不行的。” “我觉得,一个人只有立足岗位成才,愿意干他的工作,再付出10年20年的心血,才能成为工匠。”李斌代表说。 “太对了。”高凤林呼应着。 “现在首先要解决的是,让工人愿意当工人!社会氛围首先要转变,一定要提高工人待遇。工人接受学习接受培训的权利,更要有制度保障!”李斌代表一口气说完这段话,大家频频点头。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许振超代表征得了129位代表的联合签名,促成了一份“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开发法》的议案”。这次全国两会,他思前想后,决定继续征集代表签名,把同样的议案再向大会提交一次。 让这位“明星工人”下定决心“重头再来”的原因是,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 “你们记得这段表述吗?” “当然记得,当时,很多工人特别开心,还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呢。”大家不约而同地回答。 “当然,落实中央精神,还需要方方面面拿出具体措施。”许振超代表话锋一转,“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呼吁,让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政策早日出台。” “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究竟如何落地?这一晚,5位大国工匠提出的这个问题,显然还需要一个明确的回答。(记者 李瑾) |
相关阅读:
- [ 04-28]习近平网信座谈会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 福州地铁 | 政法英模榜展播
- [ 04-28]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宣传片
- [ 04-28]中国梦大国工匠篇片头
- [ 04-28]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 [ 04-28]呼唤中国传统精致文化的回归 由“工匠精神”反思当前手工艺创作
- [ 04-26]呼唤中国传统精致文化的回归 由“工匠精神”反思当前手工艺创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