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如何刷朋友圈不交“智商税”?——论微信朋友圈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6-04-12 16:24:15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刷屏奇葩”大盘点

当社交网络给人天涯之远近如身边的便利之时,令人困扰的事情也随之而生。“刷屏奇葩”让不少网友直呼“不能忍”。

——群发助手检测删除,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打开群发助手,群发此信息。弹出来好友验证就证明对方把你删了,别让删了你的人占用你的内存。”一年之内,上海市民陈嘉三次收到了同一个人发的这条微信消息。

“第一次觉得没啥,还挺理解的;第二次觉得有点烦;第三次就把他删了。”陈嘉说,本来不常见面的朋友发来信息还挺高兴的,但一看是群发助手验证就兴趣全无。“老发这样的信息有点不考虑对方的情绪,感觉对方的信息也比较闭塞,以后交流估计也非常少。”

——微商面膜“三天变脸”,“三无产品”数不完

面膜使用前满脸痘痕,用后皮肤马上“吹弹可破”。在从事新媒体运营的高君说,自己的朋友圈之前有不少人在卖面膜、做微商,经常发这样的对比图。

较之于一天发15条图文并茂的动态、“不肯给熟人赚钱,结果被陌生人坑”的道德绑架,高君觉得微商最让人难以接受的还是产品安全问题。“说什么喝花茶能减肥、能美容,仔细想想,三无产品你敢喝?”

——老人常年“迷路”,孩子经常“被拐”

不转发锦鲤本月必有灾、起底披着国货外衣的日货、转发此信息至微信群可获得红包……在广州某银行员工穆舒的朋友圈里,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谣言。

最具迷惑性的是“真假掺半”“旧闻新说”的谣言。穆舒说,“看起来时间地点人物确凿,但实际上不知道传播了多少遍,从QQ空间到微博,现在又到了朋友圈。”

穆舒说,对这类谣言长辈最容易中招,“一翻我妈朋友圈,骗局揭秘、老人小孩走失等谣言不少。她也不一定都信,但总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专家建议提高个人媒介素养

针对朋友圈无效信息泛滥等情况,专家建议,公众可提高个人媒介素养,学会鉴别信息,趋利避害,实在不喜欢,可以考虑关闭该功能。

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红表示,技术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绑架公众生活的负面效应。公众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在信息爆炸的海洋里,过多的关注朋友圈信息难免浪费时间,但如果不去关注又担心自己会错失消息。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涛甫告诉记者,事事都有两面性,虽然说朋友圈存在很多无效信息,但也不可否认它还是有一些功能性信息的,要看公众如何用辩证的眼光去鉴别。

朋友圈朋友相对封闭的关系,正是谣言等泛滥的一个原因。“微博、门户网站等传播方式是网状的大水漫灌式,微信朋友圈则像一个孤岛,传播是点块状的。它开放也不完全开放,圈子之间重叠部分就是信息传播的口子,其传播力不容小觑。”张涛甫说。

对于“北大博士退朋友圈保智商”的言论,张涛甫认为这属于个人的选择,“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确实存在眼睛带着大脑走的问题。公众要学会去糟粕、取精华地使用朋友圈。”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位教授表示,使用微信朋友圈是个人喜好的问题,不喜欢可以关闭该功能。不能片面的说它影响智商,“毕竟如何使用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跟个人的媒介素养有关”。

“在信息的海洋里,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规避无效信息,让自己的交往更加有效。”该教授说,大众传播理论中有一个“知沟”理论,有的人无限制摄入信息,却沉到了“知沟”的底部,有些人有选择地读取部分信息,在增加有效交往的同时,还可以不断建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就如何引导朋友圈规避无效信息的问题,姜红认为,公众需要时间去认识信息绑架行为,最终达成“行人过马路需要等红绿灯”这样的社会共识,遵守朋友圈不成文的规则,才能避免被各种无效信息刷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