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当“县官”的日子,长文值得一读!
2016-04-12 08:23:52 来源:学习大国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3请华罗庚、于光远做小县城的“外脑” 作为县委书记,习近平的首要目标是经济改革。他借鉴了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半城郊型经济”的概念,使正定这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迅速转向“掏城市腰包”的商品生产——城市需要什么,就种什么、就加工什么。 为发展食用菌,他甚至亲自给江苏的一家化肥厂写信求援,并派人从该厂拉回种植蘑菇的重要原料尾沙,使蘑菇产业在正定生根。 1983年,正定县多种经营收入达4300万元,人均100元,农民人均年收入由100多元增加到200多元。 习近平还推动各级干部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带着干部去南方改革开放先行地区取经,去乡镇企业起步较早的浙江、江苏、天津考察学习。 1984年6月17日,担任县委书记不到一年,《人民日报》就以较大篇幅报道了正定经济的新变化。这也是习近平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上——据采写这篇报道的新华社记者赵德润说,文章中很多观点和生动有趣的说法都出自习近平,只是考虑到一个人的名字不宜出现太多,所以他的名字只出现了两次。 赵德润回忆说,1984年4月中旬在正定第一次见到习近平就很有好感,“非常随和,讲话不紧不慢,实实在在”。而且,与很多县委书记不同,他“有思想又很真诚”。 他们在习近平那间摆着一张简陋办公桌、堆满书籍的办公室交谈,习近平抽着当地农民常抽的荷花牌香烟,一角五分一包。 让赵德润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很善于从大处着眼,把正定的发展和全国联系起来。他先谈解放思想;再强调要有长远规划,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还说要科学决策,解决一些干部的盲目性,改变过去决策的反复和随意。他甚至说,要通过立法,形成10到15年的远景规划。 这个思路开阔的年轻官员,有很多当时在全国都称得上“超前”的做法。 比如,他亲自撰写面向全国的“招贤榜”,颁布了招贤纳士的“九条规定”,在正定县内到处张贴,还刊发在《河北日报》的头版头条位置,在省内及全国激起热烈回应。许多知识分子、工程技术人员要求到正定工作。 他还提出组建经济顾问团,获取智力支持。他亲自发出100多封邀请信,数学家华罗庚、经济学家于光远等著名大家,都成为一个小县城的顾问。 “他是从北京来的,有自己的人脉,他把这些一流的人才请到了县城里,这个举动有些不同凡响。”赵德润评价说。 习近平用人大胆。他将一名培育出棉花优种的农民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去无锡考察时,发现了一个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亲自做工作,请他来正定担任当时亏损50多万元、濒临倒闭的油嘴油泵厂厂长,此人上班第二天就把厂里积压的产品全部卖了出去,不到一年,该厂产值翻了一番。 石家庄的一位工程师武宝信,研制出的医用化妆品畅销全国,但在原来的企业不受重视。听说正定县重视人才,就让人捎信表示愿意到正定工作。习近平立即决定接收。一天下班后,他带着县长、副县长来到武宝信居住的小区,没有确切地址,就挨门挨户打听,还是找不到,他甚至扯开嗓门在小区里喊了起来。后来武宝信将自己研制的医用化妆品项目带到正定,一年就赢利30多万元。 重视教育的习近平,在正定任内,除了一直致力于改善危旧校舍,还为正定留下了一个“国球基地”的基础。正定留村曾有一个乒乓球业余体校,培养出一批优秀选手。习近平认为,乒乓球体校应该搬到县城,在全国范围内挑选培养对象。现在,这里已成为国家乒乓球队训练基地,作为中国人骄傲的国家乒乓球队,将这里视作“福地”,每次大赛前多来此集训。这里也是正定的一个旅游亮点。 |
相关阅读:
- [ 04-11]习近平治国理政关键词:让法治为中国梦护航
- [ 04-11]“两学一做”系列:习近平为什么提出要重温这篇著作
- [ 04-11]习近平治国理政之底线思维
- [ 04-11]习近平为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划出的四条底线
- [ 04-11]习近平为什么提出要重温这篇著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