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国债成理财宠儿400亿瞬间售罄 堪比抢春运火车票

2016-04-11 07:01:11 程婕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分享到:

算账

国债利率远超存款利率

根据发行计划,财政部于昨天面向个人发行储蓄国债(电子式),本次发行的国债分为三年期和五年期两种,其中三年期票面年利率为4%,最大发行额200亿元;五年期票面年利率为4.42%,最大发行额也是200亿元。

相较于3月10日发行的猴年首期凭证式国债,本期国债票面利率持平。但因本期发行的为电子式国债,所以购买渠道更为多样化,市民除了可以在网点柜台进行购买外,也可通过指定银行的网银购买。

按票面利率计算,购买10万元国债,三年期到期利息为12000元;五年期到期利息为22100元。这样的收益比银行定存显然合适。以三年期定存利率为例,央行基准利率为2.75%,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执行利率没有上浮,和基准利率一样为2.75%;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上浮至2.8%-3%;一些城商行上浮30%,达到3.575%;只有极少数小银行能上浮近40%,执行利率为3.80%。但是,无论怎样上浮,和本期三年期国债票面年利率相比,仍少了0.2%-1.25%。如果购买10万元的三年期国债,到期利息将比银行存款多出600-3750元。至于五年期国债,在利率上更显优惠,不少银行五年期定存利率跟三年期定存一样,而本期五年期国债利率高达4.42%,比三年期国债都高出0.42%,如果买10万元五年期国债,一年的利息收入就有4420元,比那些五年期定存利率只有3%的银行要多出1420元,五年下来就超过7000元了。

目前,大部分银行发行的大额存单至多也只在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40%,仍比不上本期国债的利率。而大额存单门槛为30万元,国债100元就能买。两相对比,国债比大额存单的优势十分明显。

对比

国债完胜银行理财产品

“现在银行保本理财产品的年预期收益率才3%左右,还基本没有一年期以上的产品,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国债怎么看都比买理财产品好。”一直热衷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张大妈如此评价本期国债。

事实上,在六次降息之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的确节节降低。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2016年3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9%,较2月份下跌0.19个百分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从2014年初开启下降模式,接连跌破5%、4%临界点,3月份也是近年来银行理财收益率首次“破4”。据北青报记者调查,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4%的产品都要靠抢,收益率稍微高一些的产品都是秒杀的节奏。

银率网分析师闫自杰指出, 2015年的春季,银行理财的平均收益率依然保持在5%以上,高收益的标准是6%起步,短短一年,银行理财市场的变化已经是“物是人非”,平均收益率面临破4,预期收益率超 5%的产品已屈指可数,低收益成了2016年春季的真实写照。银行理财产品虽然收益惨淡,但宝宝类产品收益更是惨跌至3%以下,而相对高收益的P2P产品风险加剧,所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又开始回归银行理财。

在降息通道下,选择投资期限长的产品显然能锁定较高收益,但目前超过一年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实在太少。根据普益标准最新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月度报告,3月份固定收益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共发行7205款。其中,1个月以下理财产品76款;1个月至3个月期理财产品3724款;3个月至6个月期理财产品2187款;6个月至1年期理财产品1090款;1年以上期理财产品只有128款,占比仅1.78%。

相比之下,无论是收益率还是投资期限,国债比银行理财产品都更有优势。

文/本报记者 程婕

购买提醒

今年还有七次买国债机会

这次没有抢到国债的市民也不用太灰心。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16年国债发行计划表,今年3月至11月的每月10日都会有储蓄国债发行,其中4次为凭证式国债,5次为电子式储蓄国债。今年还有7次机会购买国债。

不过,凭证式国债只能在银行柜台购买,想买的投资者要尽早去银行网点排队,别忘了带好身份证和银行卡。而电子式储蓄国债既可以去银行柜台购买,也可在网上银行买;由于不是所有银行的网上银行都可以买国债,建议投资者最好在购买前确认一下,而且如果是第一次购买电子式储蓄国债,则需要在购买前“开通国债托管账户”。

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广大中老年市民,电子式国债也通过网银和手机银行渠道销售,中老年人不妨适当学习电子渠道的使用方法,在参与投资的同时也可减少身体上的辛苦。

业内人士指出,其实除了国债和银行理财产品,市民还有很多投资产品可以选择,比如保本基金、债券型基金,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旗下的金融平台也有大量收益较高风险相对较低的靠谱产品。不过选择这些投资渠道前,市民应提前学习相关金融知识,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再作决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