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就可以自己选择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足不出户就可以听你想听的课程,最近一则“在线老师一小时挣万元收入超网红”的新闻引起了大家对网络直播辅导平台的关注,而最主要的争议在于,公职教师是否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兼职有偿授课以及在线辅导平台的管理问题。 技术带来的多赢? “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的一次课”,“猿辅导”平台引用了学生的一句话来回应南京市教育局“应禁止教师进行在线辅导”的说法。 在“猿辅导”及类似的线上辅导平台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老师,每个上过课的学生都可以给老师评分,评分会成为其他学生选择老师的参考,而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没有办法自由选择老师。除了一对一的辅导之外,还可以选择多人共上的专题课,一节专题课往往只花费几元钱。学生可以花很少的钱听到优质的课程,同时足不出户也打破了空间限制、节省了交通成本。因此,“猿辅导”平台认为,自身是在致力于让全中国的学生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在公众更多关注在线老师高收入的时候,我们建议大家应该更多关注学生因此带来的收益。” “猿辅导”平台上的授课老师霍芮沁也赞同这个观点,学生可以在网络上享受到一些以前难以获得的教育资源。并且她认为这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机会和挑战。霍芮沁是一名师范专业的学生,今年9月份毕业后将成为一名正式的生物老师。她认为在线辅导平台给了她很好的锻炼机会,平台上的评分机制以及更加多样化的学生让老师不得不更加注意课程的质量。“有时为了直播要从早到晚在图书馆备好几天的课”。虽然网络上很多人都在关注王羽老师的高收入,但是同样作为一名在线辅导老师,霍芮沁认为收入与付出是成正比的。王羽老师的言论也可以印证这一点,他曾经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备课上,甚至还因此生了一场病。为了更好地辅导学生,霍芮沁还建了一个群来回答学生课后的问题,偶尔也在群里和学生开一些小小的玩笑。 与现有体制的矛盾 2015年教育部出台《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禁止中小学教师兼职有偿补课,但没有对在线教育平台这种具体形式做出相关规定。事后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讲到,在线辅导是近年的新兴形式,尚在研究之中,但教师不应因参与线上有偿授课而影响正常教学。 教师给学生有偿补课现象一直屡禁不绝,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有些教师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参加有偿补课,在平常上课中故意保留一些内容不讲。有些教师因为补课的收入远高于平常上课的收入,对学校的课程不上心。这些都是此前教育部禁止有偿补课的原因。来自江西的丁女士告诉笔者,她的儿子初中时每天课后都去老师家里补课,老师会在有偿补课中把作业的答案告诉学生,因此学生愿意参加,但其实没有带动学生的思考,对于那些不自觉的学生来说,成绩不仅不进步反而可能有反作用,“但是补课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气”。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法制研究所副研究员方芳撰文表示,网络授课收费就该禁止,并指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从学校教育的属性来看,公共性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属性。特别是义务教育,属于国家提供给适龄儿童的具有强制性、公益性和普及性的教育。它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可以由买卖双方自由交易,而是需要通过国家的力量和学校的制度来加以规范管理。如果放纵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将异化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将公共教育资源私人产品化,不仅损害了儿童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也违背了我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 教育公平的延伸? 对于公职教师兼职在线教育平台这个问题,笔者采访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高兵。她认为,一方面政府出台相关规定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学生和家长的权益,规范教师的行为;另一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师队伍建设专题评估报告指出,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国教师工资不高、工资增长幅度低,未能反映出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地位待遇,教师兼职情有可原。因此,现阶段关于教师有偿兼职的问题难以一刀切,要考虑其动机。 虽然大部分人聚焦于公职教师能否在网络平台上兼职,但高兵认为更应该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关注在线辅导平台。从教育资源的供给方来说,网络教育平台是教育资源的补充,受教育者选择教育的机会多了,这是一种教育机会的公平。从教育资源的需求方来说,受经济水平、地域等条件限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和能力享受到网络教育,如果网络教育再收费的话,就更放大了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易形成马太效应,即经济条件好的人能占有更多的优质资源,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因此需要政府通过政策、体制机制的调节来改进网络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的问题。 笔者在采访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包括兼职老师和在线辅导平台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发展“互联网 教育”是未来的大趋势。高兵告诉笔者,“互联网 教育”也是政府大力提倡和积极构建的。不可否认,市场机制作用下的网络教育资源更有活力,更符合大众的“胃口”,但是难免质量良莠不齐,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版权问题、资质问题、收费问题、服务保障问题等。“政府一方面要构建一些符合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网络教育平台,另一方面要对基本公共服务以外的网络教育平台设置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引导网络辅导平台走向规范,让网络教育市场清新健康,让消费者权益得到保障。” |
相关阅读:
- [ 04-08]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4月19日起报名|学校每学年至少开12节安全教育课
- [ 04-08]福建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4月19日开始报名
- [ 04-08]59名闽高校教师“回炉深造” 在厦一个月集中培训
- [ 04-08]南京农业大学:打造立体化的教师教学奖励体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