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长春殡葬市场黑中介调查:发“死人财”骗“活人钱”

2016-04-05 17:10:06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新华社长春4月5日新媒体专电(“新华视点”记者王昊飞)清明节前后,祭扫新风吹遍大江南北,但一些地方黑中介仍在扰乱殡葬服务市场。记者近日在长春市一些殡仪馆和医院发现,黑中介伪装成工作人员进行“一条龙服务”,发“死人财”骗“活人钱”。

伪装身份心理营销 获信任后“狠赚”一笔

“您好,我是医院殡葬管理科的,负责协助您处理后事。”父亲去世不到10分钟,一名中年男性来到床前,协助为死者穿衣,这让处于丧亲之痛的邢女士感到很温暖。

邢女士也供职于这家医院,虽然没有听说医院有这个科室,但感激于这名“同事”的相助,不仅塞给他500元感激费,还让他现场指挥,直至遗体运至长春市殡仪馆。

一路上,该“同事”详解白事操办流程,“提醒”殡仪馆内的商品种类不全且价格虚高,并带邢女士到四通路一家名为“殡葬4S店”的用品店购买了5000多元的骨灰盒、2000多元的纸马等焚烧品。

后经人提醒,邢女士发现上了当,同样的骨灰盒在普通的丧葬用品店仅售1100元。但“殡葬4S店”老板拒绝退款。

在殡仪馆登记处门口,一辆遗体车刚停下,一名戴着白手套却无工牌的中年女性便抢着帮助家属将遗体放到手推车上,对家属说:“跟我走。”

这名中年女性自称是这里的工作人员,一路上强势指挥,最后带着家属来到附近一家名为“善终堂”的用品店,拿出一份A4纸打印的治丧日程表,向家属讲解。最终,家属买了3000多元的骨灰盒和900多元的纸牛等焚烧品。

“老母亲去世一家人都忙得心急火燎,我们办丧事没啥经验,所以就都听她的。”家属王先生说。

记者采访中发现,邢女士、王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黑中介伪装成工作人员已渗透到医院、殡葬服务单位等各个环节。他们平时买通渠道获得“尸源”,利用家属丧亲之痛和办事无助打心理战,渲染封建迷信思想,获得家属信任后,引其到实体店“狠赚”一笔。

市场混乱、缺乏监管 黑中介难以根治

长春殡葬服务中心新闻发言人王成科介绍,殡葬业黑中介在当地被称为“尸倒”“丧托”,已有近20年的“从业”史。长春市殡仪馆2015年火化13466具遗体,其中相当一部分家属在治丧中上过黑中介的当。

记者采访中发现,长春市殡仪馆附近的几十家丧葬用品店中,有不少配有黑中介。

近年来,长春殡葬服务中心尝试建立殡葬服务网,将治丧流程明晰化、价格公开化以及打造全程免费服务的引导员队伍,以缓解黑中介的敛财问题,但很难根治。

记者调查中发现,殡葬市场黑中介现象长期存在,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百姓不了解治丧流程,容易被黑中介钻了心理上的空子。医院没有信息问询服务,逝者家属在殡仪馆中又处于慌乱状态,无暇仔细核对价格等事项。

——丧葬品价格虚高,市场比较混乱。在长春市殡仪馆内,绢花花圈的价格在30元至90元,骨灰盒价格均在2000元以下,但在各私营用品店内,同样花圈的价格却在50元至320元间浮动,骨灰盒开口价甚至超过万元。

——黑中介人群无人监管。殡仪馆内的正式引导员经常被黑中介抢业务,黑中介通常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声称帮忙处理丧事,殡葬服务部门又无权管理他们,造成了黑中介“没法管”的情况出现。

专家建议完善监管政策、填补服务盲区

相关人士表示,发“死人财”骗“活人钱”的黑中介并非长春独有,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存在,极大扰乱了殡葬市场,建议通过完善政策填补服务盲区和管理空白。

首先要在政策层面完善监管,严格殡仪中介服务审批,对殡葬中介行业的责权从制度上明确。由于对黑中介的管理涉及民政、工商、税务、物价、城管等多个部门,为了形成管理上的合力,应进行联合执法,增加违法成本。

其次,对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丧葬用品价格、品种进行规范,对欺诈消费的行为进行严惩,便于百姓维权。加强专业引导员业务培训,延伸从业人员服务链条,实现其从遗体搬上抬运车到火化的全流程对接,让黑中介无机可乘。

专家认为,从治本层面来看,还要进一步加大绿色殡葬的宣传普及,逐渐改变传统丧葬观念中的大操大办之风,正确认识骨灰盒等用品的实际价值,破除对纸牛马、元宝等祭品的迷信,让死者家属在理性消费的同时也让黑中介无从牟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