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大运河(现称卫河)滑县段挖出古董”的消息引爆网络,该帖子称,该河断流清淤,有村民在河底挖出铜麒麟、金元宝、古代铜钱、簪子、古钗、陶器等文物。帖子上还附有很多村民正在河底进行“挖宝”的图片。消息传开后,引来更多附近的村民前来挖宝。 那么,此事到底是真是假?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上了滑县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据工作人员介绍,村民“挖宝”已是几天前的事了,村民有没有挖到“宝贝”,挖的是不是“宝贝”他也不清楚。 3月30日,滑县文化旅游广电新闻出版局、滑县运河遗产管理处、滑县文化执法大队、滑县公安局、滑县道口镇人民政府联合发出公告,该公告表示大运河滑县段在清淤过程中,部分不法分子私自在大运河遗址私挖乱采,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更有甚者在河道清淤实施中少数不明真相的群众,受人怂恿,在施工现场进行所谓的“寻宝”,一些不法分子在现场用事先准备好的器物,假借是从河道挖出的“宝贝”进行现场出售,欺诈群众,同时对工程施工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 并且,该公告中还发出郑重声明:为使运河清淤工程顺利实施,严禁任何与施工无关人员在施工区域内滞留,严禁在大遗址内私挖乱采,或在施工区内进行所谓的“寻宝”,或出售所谓出土器物不听劝阻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据了解,中国大运河滑县段,现称卫河。战国时期称清水或清河,是黄河的故道,东汉末年曹操在此引淇水入白沟,开通区域性的白沟运河;隋炀帝时重开,在沁河左岸引沁水,开凿永济渠,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宋元时期永济渠称御河,因流经春秋时期古卫国之地,明代以来改称卫河。 自开凿白沟起至20世纪70年代,持续通航1800余年。全长8240米,宽33米至50米,面积271920平方米,是大运河永济渠段保存最为完好、内涵最为丰富的河段之一。其河道本体、9处码头、3000米城墙遗存、道口古镇、祭祀庙宇构成了“五位一体”的完整遗存,成为大运河永济渠段保存最为完好、内涵最为丰富的河段之一。 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22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
相关阅读:
- [ 03-03]福州网友硬币堆中挖宝 寻找硬币界“五朵金花”
- [ 11-18]湖北孝昌一垃圾堆内翻出光绪元宝 村民蜂拥挖宝
- [ 08-08]在台北私人美术馆“挖宝”(图)
- [ 12-28]安徽水阳江村民陷“挖宝”狂欢 文物贩子借机炒作
- [ 12-21]组图:安徽江苏交界江边村民疯狂挖宝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