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习近平七个关键词为国防和军队新跨越注入磅礴力量

2016-03-14 22:42:16 殷建光 来源:国际在线  责任编辑:张海燕 李艳  
分享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3日下午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把创新摆在我军建设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靠改革创新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是决定我军前途命运的一个关键,必须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战斗力标准,下大气力抓理论创新、抓科技创新、抓科学管理、抓人才集聚、抓实践创新,以重点突破带动和推进全面创新,不断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3月23日新华网)

仔细研究习近平在解放军代表团的讲话,笔者发现有七个关键词,这个七个关键词鼓舞士气,引领新气,让人感到振奋与激动,因为这个七个关键词为国防和军队新跨越注入磅礴力量,必然让我们的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到一个崭新时代。

创新。习近平强调,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笔者认为,这是军队建设的牛鼻子,过去是,今天是,未来也是。总结那些打胜仗的元帅和将军的制胜法宝,就是要出其不意,以奇治胜。在这里,创新思维起着决定作用。我们的军队要推动创新、支持创新、引导创新,形成创新的氛围,创新是磅礴力量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战无不胜。

科学军事理论是战斗力。习近平说,科学的军事理论就是战斗力,一支强大的军队必须有科学理论作指导。这个论断抓到了军队建设的根子上。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发展战斗力,是军队建设根本。战斗力是强大军队的标志,邓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笔者认为,对于军队来说,发展战斗力就是硬道理,说一千到一万,战斗力最有说服力。如何形成强大的战斗力?那就是,加快形成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独特性的军事理论体系,这里的关键就是“独特”,要有自己的“一招鲜”,别人比不了。

下好先手旗,打好主动仗。习近平强调,我军必须高度重视战略前沿技术发展,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主动,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笔者认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这是战斗力强大的标志,在这里关键是要形成一些重要领域形成独特优势,要走出被动阴影,要能够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突破口,牵一而发动全身。能够牵着敌人的鼻子走,这是对毛泽东军事理论的传承与创新。

科学管理。中国历来注重对于国防和军队的科学管理。习近平指出,军队能不能打仗、打胜仗,科学管理起着关键作用。我们的管理就要提升国防建设的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推动我军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实现集约高效发展。我国成立陆军领导机构,成立火箭军,成立战略支援部队,划分五大战区,这都是科学管理的硕果。科学的管理能够让我们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大气磅礴。

集聚高端人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中国优秀的军事文化十分注重人才的重要性,今天,这种重要性更加凸显。习近平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加紧集聚大批高端人才是推动我军改革创新的当务之急。努力培养造就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人才队伍是我们国防和军队建设能够新跨越的的基础。集聚高端人才,让我们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精英荟萃,这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有之路。

两个共同。习近平指出,实现强军目标需要全军官兵共同奋斗,推进军队改革创新需要全军官兵共同努力。一个共同奋斗,一个共同努力,这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官兵智慧碰撞,力量强大。新时期,我们更要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发挥官兵首创精神,大力弘扬创新文化,激发官兵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激励大家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全军的自觉行动,这是磅礴力量中最活跃的元素。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我们常说,军民团结一家亲。习近平指出,要把军队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有利于国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笔者想,这个深度发展就是我们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活力甘泉,人民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强大后盾,军队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必然为军队创新注入更加强劲的滋养。

习近平七个关键词为国防和军队新跨越注入磅礴力量,创新让我们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提速,国防和军队的创新时代必然走来。中国是世界上最爱好和平的国家之一,中国最懂得保卫和平幸福的来之不易,因此,也必然会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保护和平的力量,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强大,就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强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建设必然有一个新跨越。(殷建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