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3月12日新媒体专电题:贵州印江高石坎护林队:“草鞋镰刀”一生 “五顽固”以林场为家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汪军 向定杰 每天10公里的巡山路,吴正文总跟随在吴正春身后。而在28年前,这两人险些断了兄弟关系。 本有一份稳定的伐木工作,哥哥吴正春三番五次动员吴正文到高石坎林场管护山林。回忆起1988年的那一幕,吴正文不停摇头:当时条件太艰苦,心里真不愿意。 在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镇的高石坎林场,地如其名,从县城驱车1个半小时左右,才爬上1000多米的山坎。前面还是光秃秃的小山头,一进林场,高大笔直的松柏掩映成林。初春时节,林场的空地刚种下洋芋。 种下的树像自家的娃 拼了命也不准偷砍 今年59岁的吴正春,现在是林场场长。1976年农历三月初六这一天,他到林场报到。从开荒种树到守护山林,一晃就是40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高石坎林场只有1000多亩山林。为开荒种树,当时招用了28人。如今,林场有了12000亩山林。时间过去几十年,曾经植树护林的护林员有的早已选择其他行业,有的已经离开人世,如今只剩5人。 除吴氏两兄弟外,在林场时间最长的是1970年报到的田儒强。今年59岁的方灯明,与吴正春同年来到林场。“来之前干的是修水库,由于林场开荒种树的需要,我二话没说就来了。”他说。 最年长的是今年88岁的罗运仙,1972年,她从当时公社的养猪场转到高石坎林场。她常说:“当年种下的树像自己的娃娃一样,一天看不到就心慌。” 一件背贴“森林消防”字样的外套,一双被水浸泡掉色的解放鞋,一把磨得锃亮的镰刀。这些是高石坎护林队日常巡山的“标配”。雨雪天,斗笠、蓑衣、雨靴则必不可少。物资稀缺的年代,他们穿草鞋,吃没脱毒的洋芋。 田儒强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林场木材经常被盗。“夜里,两人一组轮流巡山,等到烧完一炷香的时间,下一组进山顶替。”他回忆,有偷树的人一个晚上进山四次,最后都被发现。还有一次,他和偷树的人打斗起来,左手大拇指被压反转180度。 和他一样受伤生病的还有吴正春。1991年五六月间,他因为追赶偷盗木材的人,右腿膝盖被树枝划破一条3厘米长的口子,当时自己在山里找草药止住了血,后来卧床四五天。 常年徒步在湿气重的山林中,许多队员染上了风湿。只上过几天初中的他,自学医书,认识草药,门前种、山上采,用来泡药酒。 数十个春节山中过 林场是一辈子的家 如今,偷盗木材的情况很少出现,夜里基本不用巡山。不过,白天5人分片巡逻是雷打不动的事情,最重要的是防止发生火灾。 过年时节,当地有村民到林场上坟,容易引发火灾。护林员们就在山上过年,从不到处拜年。 今年2月8日,是农历大年初一。吴正春在巡山笔记里写道:“早上看捌香坪,中午看皮坝,黄进国全家上坟,不准他们放火炮。从皮坝到中林坡、官坟岭,都是上坟的人,都不准他们在坟山放火炮,叫他们把火炮拿到土里去放。下午5点左右,等他们全部回去了,我才回林场上。” 从2002年开始,这样的巡山笔记一天不曾中断过。每年一本巡山笔记,年终上交。 聘为正式护林员之后,吴氏兄弟每月有一定数额补助。对于其余3人来说,只是不求回报的坚守。到底图什么?一辈子守着高石坎林场有什么意义?这是他们被别人问了千百遍的问题。 在田儒强看来,守着高石坎林场,什么也不图,就是兑现当年的承诺:以林场为家。每年,田儒强和他的妻子靠在林场周边种一点玉米、洋芋、红薯生活。“当初来的时候要我以林场为家,过了46年,林场真是我这辈子的家了。”他说。 曾一起到林场植树造林的那些人,有的后来远走高飞,盖了漂亮的房子,有的当了大老板,家里有几部小轿车。“出去一个好一个,一个比一个有奔头”,方灯明说,“但我就是不想离开,我从小就喜欢栽树,老父亲埋葬在这座山上,一离开我就会流泪。” 雨靴“混搭”镰刀锈 活一天就守一天 尽管时间过去了40多年,但田儒强依旧记得1972年种下的那一排杉树。他用手指着说:“看见他们,就好像看见我的两个女儿,长这么大,如果要离开,心里舍不得。” 72岁的木黄镇凤仪村村民田儒传,亲眼看见高石坎林场从一片荒山到一片绿海。他说,从长满茅草的荒山野岭变成连片的松树杉树,那是护林队一生的心血。 “山管人丁水管财。”这是当地一句老话,只要树木成林,人丁一定会兴旺。在凤仪村大木转组村民张中会看来,护林队的5人“太舍得”,几十年光阴就这样留在高石坎,从年轻守到老,可以说是不放手的5个“老顽固”。 在吴正春厨房旁的柴火堆上,大大小小的摆了16只雨靴。他说,这不能按8双来算,因为都不是“原配”,每一双到最后都剩一只,时间一长就混搭着穿。7双解放鞋和1双轮胎草鞋,有的鞋面脱落大半,有的鞋跟已经彻底磨穿。2双凉鞋其实是1双半,因为4只中的1只已经彻底没有了鞋面。 在高石坎护林队驻扎的房屋里,每人都有一堆锈迹斑斑的镰刀。“一年用坏一把镰刀,一年不知穿坏多少双鞋,过去几十年也记不清被多少村民骂过。”吴正文说,只要山林没人破坏,心里就踏实了。 对于未来的打算,耳聪目明的罗运仙这样说:活一天就守一天,人不存在,自然就不在林场。“继续干,继续守,守到干不动,希望这片山林今后有人来看管。”吴正春说。 三月的清晨,当阳光透过薄雾照进林场,护林队早已做好巡山准备。罗运仙老人缓慢走在林间,轻轻拍打着马尾松。 |
相关阅读:
- [ 12-31]预防有界,扑火无疆——福建省第三护林联防区第五分会2015年总结及表彰大会在王台镇召开
- [ 12-23]仙游鲤城街道:护林防火 警钟长鸣
- [ 06-17]民警变身农民护林员维修工 捣毁特大"丧尸药"毒窝
- [ 05-21]闽侯一老人不听劝阻冒雨进深山 护林员报警求助
- [ 04-08]泉州60岁护林员山上扑火倒下昏迷|帮忙晾衣服 12岁女孩被洗衣机绞断胳膊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