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科技 > 正文

中国科学家揭示体外受精胚胎性别比例失衡机制

2016-03-10 15:05:05 魏梦佳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美国科学院院刊近日在线发表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小鼠的体外受精(IVF)出生性别比例失衡的内在机制,并且通过针对性地调整IVF培养体系,解决了IVF性别失衡问题。

目前,体外受精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优良种畜扩繁及人类的不育治疗。在家畜上,牛体外胚胎生产已成为最具潜力的快速扩繁技术,该技术比牛的正常繁殖速度提高了数十至上百倍,近年来在北美亦初步实现大规模应用。在人类,全球已有超过540万试管婴儿通过IVF 技术出生,并以每年35万例的速度递增。

尽管如此,有数据表明,家畜乃至人类的IVF 技术仍面临多种短期或长期健康风险,例如流产、性别比例失衡、出生前后发育缺陷、出生后多种疾病风险增加等问题。其中,性别比例失衡是引起科学界及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但截至目前,其内在机制始终不清楚。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田见晖带领的科研团队研究证实,IVF导致的雌性胚胎X染色体失活(XCI),从而引发雌性倾向的胚胎发育异常及出生性别失衡。该团队还进一步发现,有两个核心因子的表达抑制,是导致X染色体失活的关键因素。最终,研究人员发现在胚胎培养液中适时地加入低剂量的视黄酸可显著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的X染色体表达沉默,缓解雌性胚胎的发育异常,使出生性别比例校正到接近正常范围。 (记者魏梦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