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2016-03-04 22:07:51 刘尚高 来源:求是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孙靖  
分享到: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在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课题。认真研究和解答这一重大课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及其相互关系,更好地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一、深刻认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意义

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新形势下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面,科学把握和全面认识这一重要内容,对于理清思路、把握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学习和指导工作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弄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的重要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七八大,又进一步部署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战略任务。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部署,首要的就是要从理论源头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而“三化”及其相互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思想品质,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内容,又有发展着的实践层面的方法,是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学理论的现实性课题,只有学懂悟透,才能把党的十八大和中央要求自觉落实到工作中,才能当好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模范实践者。二是弄清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抵御错误思潮、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意识异常活跃,呈现出多样、多元、多变的发展态势。围绕如何看待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如何运用科学理论分析认识社会贫富分化、改革的成就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等问题,一些社会思潮和思想意识的争论从思想界、学术界向普通群众扩散,给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普及理论创新成果带来了严峻挑战,迫切需要进一步弄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及,研究回答一系列新的实践课题,概括提炼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回应解答干部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弄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科学把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集中于一点,就是要更好更快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这种辩证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摈弃对马克思主义机械的“拿来主义”的态度,才能真正客观地做到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智慧,从而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不断开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二、准确理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总结中国的独特经验,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以中国的文化形式和表达方式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时代的发展、同当前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使之能够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开放的思想体系,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才能获得新的创造力和影响力。时代化既包括内容、形式的时代化,也包括话语体系的时代化。特别是要创造新范畴、新论断,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语言,用适合当今社会的表达方式,更好地阐明党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重大问题的主张和看法,运用最新的科学思想和科技素材,拓宽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把深邃的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让科学理论走入生动的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理论,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大众化要求把立足点放在服务人民大众上,紧密联系人民大众的思想实际,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之真正被广大群众所掌握,并充分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国化是时代化、大众化的鲜明主题,时代化、大众化围绕着中国化展开,拓展和深化着中国化。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性质和地位来看,它内在地包含了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要求,或者说,离开了时代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无从谈起。从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关系来看,关于时代化的理解是和中国化的研究密切联系的。强调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还要讲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要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时代的发展、同当前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从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关系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分不开的,大众化的过程必然包含着中国化,只有结合中国实际,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及其统一性,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在本质上永远是当代的。由于时代是发展变化的,我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外部环境及社会实践活动是发展变化的,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代特征相结合,随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实现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人民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人民群众这一实践主体相结合,被人民大众所理解和掌握,才能在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内在品质,也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三、正确把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要求  

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及其相互关系,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必须与时代发展同进步,回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一是突出中国特色,把握核心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民族的表现形式,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必须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及时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进一步回答好、解决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实践中,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思想基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需求出发,面向实际、面向群众、面向未来,不断总结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的新经验、新做法,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用创新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善于发现,努力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二是必须突出时代主题,把握关键要求。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联系及相互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直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推进,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责任重大。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求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全局,善于运用最新的科学思想及科技素材拓宽、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和思想内涵,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新实践。三是必须突出群众基础,把握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种科学理论的表达方式问题,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理论的根本立场、根本方法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赢得人民群众的认知方式,符合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让科学的理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变为人民群众手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创新学习方法,完善学习机制,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选准切入点,把握联结点,找准着力点,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科学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具体实践。四是必须突出整体推进,把握全面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不中国化,就不可能符合中国的实际和人民的需求,也不可能实现时代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不时代化,就不能反映时代特征,就难以解决中国改革发展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就发挥不了作用,就会失去意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三化”统筹、整体推进。

(作者单位:海淀区委党校科研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