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中纪委机关报批腐败亚文化:医疗等领域最易滋生

2016-02-28 09:33:31 瞿芃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孙劲贞  
分享到:

说起2月19日的就诊经历,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机关干部小赵一肚子委屈——

上午8点挂上号,候诊过程中屡次遭遇“人情号”、“关系户”插队,好不容易在下午下班前进了诊疗室,却因为医生有饭局要先走,简单开了个化验单就结束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赵曾带母亲来同一家医院看病,由于托关系找了副院长,一路“畅通无阻”,原本需要一天做完的检查,一个上午全部搞定,医生的认真负责也不在话下……

小赵的经历相信对于很多人而言并不陌生。在“腐败亚文化”流毒的影响下,似乎求医、求学、求职都得“求人”,办企业、上项目、买房子都需要“找关系”,以至于有人慨叹:“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诸如此类的潜规则,看起来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

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腐败亚文化”最容易滋生蔓延的领域。记者发现,在医疗领域,除了托关系谋取稀缺的医疗资源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外,手术前给医生送“红包”以求关照等现象亦不鲜见。而在教育领域,“腐败亚文化”的滋长,在一定程度上让尊师重教的传统变了味,也玷污了纯洁的师生关系。

北京市海淀区的孙师傅坦言,为了让上中学的女儿得到老师关照,逢年过节、老师生日都会“表示表示”,除了送礼,还择机请老师吃饭甚至旅游。

“老师不找你要东西,但不送的话,就怕一些对孩子有利的发展机会,老师不想着你了。”对于潜规则,孙师傅既看不惯,也为之所累,但又不想打破,毕竟老师对他女儿还算不错,而且这种现象“太普遍了”。

也有“主动要”的事例。2014年9月,黑龙江省依兰县高级中学一名班主任,就因学生未向任课老师赠送教师节礼物在班上大发雷霆。另据反映,尽管禁令严明,一些地方仍有个别教师利用手头的职权寻租,小到排座位、任用班干部,大到保送生选拔,等等,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公正。

“做个手术得塞个‘红包’给医生;想调个好班级得送条好烟给校长;好不容易迎来改革红利,办个农村医保、社会养老保险,申报个扶贫指标,还得把村干部伺候得吃好喝好……是腐败风气污浊了人性,还是人性本污浊?!”江西省上犹县的肖先生表示不解。

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只是一个方面,“腐败亚文化”触角延伸之长、覆盖之广,令人震惊。但仔细一想,却又在“意料”之中,甚至近在身边。

在一些地方,考驾照的过程中也伴随着潜规则。媒体曾这样描述:“从报名到拿本的每个关节,都少不了要奉上一些‘孝敬’。最寻常的情节,是学员中的‘老大’组织大家凑份子钱,送给师傅‘意思意思’。倘若‘意思’不到,接下来发生什么就不难预料了。”

不送礼,难办事。据央广网披露,河南省鹿邑县某镇村民刘先生在给二女儿的孩子办户口时,给户籍民警送了两百元钱,不到两天就办好了。在给大女儿的孩子办户口时没有送钱,从去年10月份到今年春节,到派出所已经问了五六趟,得到答复都是“正在审批中”。

而在一些不为常人熟悉的领域,“腐败亚文化”也没有止步。

江西省莲花县纪委干部李小斌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他从一位刑满释放的亲戚那了解到,在监狱里,谁后台硬,谁有关系,谁给的钱多,谁就能得到好待遇。否则,就是冷眼相看。如果对狱警孝敬“不一”,就会有麻烦,比如有时就是一顿臭骂……

比已经发生的事例更值得警惕的是“腐败亚文化”带来的价值观的扭曲,“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不良思想的萌动。

一位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公务员告诉记者,对于“腐败亚文化”,自己不仅有,而且“深深扎在思想里”。逢年过节,心中总是忐忑不安,总想着不送点东西给领导,会有不好的结果。

在他看来,身边同事“中毒”更深:“谁谁升副科了、当上领导了,都会成为大家的谈资。谈论的内容一般是这个新提拔的同志是哪位大领导的亲戚,或者爹是谁、妈是谁,恨自己不是,却从不谈及新提拔的同志有哪些优点值得学习。”

类似于此的心态,甚至已出现在校园里,影响着下一代。一位读者举例说,中学里,某某当上了班长,同学间议论,不就是因为他爸爸是领导嘛;大学里,某某拿了奖学金,大家会说,还不是因为跟辅导员关系好。

福建省南安市一位领导干部,由于坚持原则没有为儿子分班的事找学校开后门,被上高中的儿子指责:“亏你还是个领导,比人家一个股长、一个普通干部还不如……”

看清现象,才能认识本质,进而寻求破解之道。祛除“腐败亚文化”,当从看清现象开始。(记者 瞿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