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国家文物局: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

2016-02-26 22:07:06 姜潇、刘彤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孙劲贞 孙劲贞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题:国家文物局: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

新华社记者姜潇、刘彤

“现行的文物保护法和相关办法中,都笼统地讲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内的文物保护负有责任,但负有什么责任、怎么负责,强调的都不明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26日表示,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强文物工作的有关政策性文件,提出“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对负有责任的干部,不论是否调离、提拔、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

在当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还就这份文件中的相关亮点和焦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并做解读。

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

有记者提出,文件在落实政府责任和严格责任追究方面有哪些新考虑?顾玉才强调,这次文件首先讲落实政府责任,主要是地方政府。

“文件特别强调了地方政府要切实履行文物保护的主体责任,提出要把文物保护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顾玉才说,文件还提出“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对负有责任的干部,不论是否调离、提拔、退休,都将予以严肃追责。

据介绍,在严格执法等问题上,文件还提出“对造成国家珍贵文物或文物保护单位损毁、灭失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单位负责人、上级单位负责人和当地政府的责任”等具体要求。顾玉才认为,这些措施旨在落实文物保护的领导责任和主体责任,解决对文物工作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到位的问题。

合理利用如何有“度”?

近年来,全国文物保护整体情况参差不一,受地方政府财力限制,大批市保、县保和近64万处尚未核定为文保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陷入了投入少、保护状况差的窘境。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文件提出有关创新管理、拓宽渠道,支持城乡群众、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管理和使用等内容。

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会不会对文物造成不当利用,甚至危及文物的安全?对此,顾玉才表示,利用必须以保护为前提,以弘扬文物的价值为导向,以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为底线,是这次文件明确的总原则。此外,加强文物合理利用,要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程序公开,不搞暗箱操作;二是依法对文物进行维修。下一步,国家文物局还将出台一些具体操作办法予以规范,从源头上避免出现不当利用,维护文物的安全。

推动文博文创产业

大力发展文博创意产业,是这次国务院文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包括深入挖掘文物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更加注重实用性、更多体现生活气息,延伸文博衍生产品产业链条,进一步拓展文博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朱晓东说,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等博物馆发展文创产业成效明显。此外,我们还要鼓励众创众筹,以创新创意为动力,把博物馆和文创企业设计单位的桥梁架设起来,开发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原创文化产品,打造我们的文化创意品牌。同时,要为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研发、经营等活动提供指导和便利条件。这些方面我们都会有相关配套的政策和举措,做出应有的贡献。

强化文物执法督察

这些年,在城市建设当中,文物被损坏、被拆毁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各界反映强烈。顾玉才说,基于文物执法与资源环境类执法性质具有相似的规律性认识和长期实践探索,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文物督察,以破解文物部门平级执法难以排除干扰的问题。    2009年,国家文物局成立督察司后,督察力度逐渐加大,并取得了较好效果。2015年,国家文物局继续加大文物执法督察力度,设立文物违法举报中心,开通“12359”文物违法举报热线、网站,全年直接督办文物违法事项120余件,在一定程度上对文物违法行为形成震慑。

“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损毁就没有了。”顾玉才说,这次国务院文件中明确提出要保护真文物、防止拆假建新,加大违法追究力度,强化文物执法督察,切实保障文物安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