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佛山:2015年技改投入386亿广东第一 传统产业二次腾飞

2016-02-25 22:06:29 王子威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佛山市菱王电梯制造车间内工业机器人正在进行生产活动。中国经济网王子威 摄

中国经济网佛山2月25日讯(王子威) “传统产业”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个并不符合当前经济发展潮流的词。而在中国南方制造业重点城市佛山,“传统产业”却是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

25日,佛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志豪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介绍了佛山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的“看家本领”。

在国家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命题下,佛山正以转型升级、技术改造的方式完成了其独特的蜕变,让传统产业再度焕发生机,“智”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传统产业 政策引导=新增长极

制造业、传统产业、民营企业,这三大成分构成了佛山市整个经济结构的特色。

制造业是佛山的基础,而其中传统产业占了绝大部分。据佛山市经信局副局长谢国高介绍,佛山的高新技术产业大概占不到10%的比例,再加上一部分先进制造业,匡算下来大概占了90%的是传统产业。

如此一来,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要想持续保持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要么腾笼换鸟、要么就地升级改造——佛山市选择了后者。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解,为了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2015年佛山市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佛山行动方案》、《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及相应配套措施,从多个角度实施规划引领、政策推动,引导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政策的效果体现在工业投资的持续增长,15年,佛山制造业投资1154亿,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8%,总量排在全广东第一,增长率28.4%,高于全省制造业投资的增速接近4个百分点。

传统产业 机器人=效率更高质量更好

“技术改造”可以说是佛山企业转型升级的一张“王牌”。据黄志豪介绍,2015年,佛山继续加大技改投资力度,全年共完成投资386.15亿元,相较2014年增长38.6%,总量占全广东省第一。

在技术改造的过程中,佛山有效地结合了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佛山市共有162家企业应用了2800台的工业机器人。比如在传统产业,在东鹏、新明珠这些陶瓷企业的生产线上引进了一批机器人,包括喷涂机器人、搬运机器人、抛光机器人。

机器人的使用使得企业生产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产品品质更好。

为了更好地优化陶瓷、家电、纺织等一系列传统产业集群,佛山还推动、引导企业和行业协会制定高规格的技术标准、行业标准,来提高整个传统产业集群水平,鼓励企业推动技术创新,优化工艺流程,提升市场竞争力。

传统产业 新兴产业=更高附加值

发展传统产业绝不是目光短浅地抛弃新兴产业,除了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外,佛山还促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融合。

“例如佛山的东鹏陶瓷,结合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数据集成提高生产效率,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让我们看到了传统产业迸发了新的发展,就像老树开新芽、新花一样,其实这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有效地把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起来。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海天调味品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调味食品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是酱油。一听到酱油很多人觉得是很传统的产品,其实它里面的OT含量很高,它充分跟现在的生物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酱油也能有新跨越”黄志豪介绍到。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有机融合,为传统的产品提供了更高的附加值。

传统产业 互联网=个性化消费

“对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佛山一个很大的着力点就是大力搭建互联网 这个平台来推动互联网制造业。”黄志豪解释,“比如,唯尚是佛山的一个家具企业。互联网 是什么样呢?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家具就是在网上卖一点家具,这仅仅是很小的一个范围。实际上它已经渗透到规划环节、设计环节、柔性制造环节,无人工厂等等。”

通过互联网,传统的制造业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实现了互联互通,精准化采购、个性化订制等现代化的业务流程都得以实现,资源、信息、产品、服务得以打通。

据了解,2015年佛山市建立了首个互联网云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在线制造,目前全市有2万多家制造业企业在利用云制造平台开展业务,极大地促进了佛山制造业跟互联网的跨界融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